第三章 舌戰群雄(第3/3頁)

徐節今晚占盡上風,暗慶說不定可得美人青睞,那肯放過表現的機會,步步進迫道:u項先生認為法治和德治,究竟孰優孰劣呢?”

項少龍見他眼中閃著嘲弄之色,心中有氣,豁了出去道:“不是孰優孰劣的問題;是行得通或行不通的問題。德政純是一種理想,假設天下間只有聖人而無奸惡之徒,那不用任何手段也可以人人奉公守法。但事實顯然並非如此,這也永遠不會成為事實,所以我們須要一種人人都清楚明白的法律和標準,去管束所有人,讓他們遵守,做到了這點後,才再談仁義道德、禮樂教化,我的話就是這麽多了。”

眾人齊齊為之一怔,這對二十一世紀的人來說,是人人都知道的道理,但對那時代的人來說,卻比韓非子的法治理論更徹底和更新鮮。

紀嫣然的俏目亮了起來,重新仔細打量項少龍,咀嚼他的話意。

韓非亦露出深思的神色,不自覺地點著頭。

鄒衍亦沉吟不語,似乎想著些什麽問題。

徐節當然不會這麽易被折服,不過再不敢輕視對手,正容道:“假若一個國家只靠刑罰來維持,那豈非掌權者便可任意以刑法來欺壓弱者呢?”

白圭道:“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這乃為君至道,若上自好刑,人民會變成什麽樣子呢?項先生請指教。”

項少龍哈哈一笑,深深望了紀嫣然一眼後,才向白圭和徐節道:“這只是法治不夠徹底吧了!把治權全交在君主手裏,假若法律之前人人平等,天子..嘿..大王犯法,與庶民同罪,例如任何人無故殺人,都要受刑,那誰還敢隨便殺人?我並沒有說不要仁義道德,那是任何法律後面的基本精神,如此法治德治結合為一,才是真正的治國之道。絕對的權力,只會使人絕對的腐化。”

當他說到“大王犯法與庶民同罪”時,紀嫣然“啊”一聲叫了起來,而韓非雙目亦立即閃亮,其他各人連囂魏牟在內,都露出驚詫駭然的神色。尤其最後那兩句,更若暮鼓晨鐘,重重敲在各人的心窩處。

對生活在這君權至上時代的人來說,這確是石破天驚的說法。

項少龍暗忖自己的料子就是那麽多,再說下去只是講多錯多,長身而起道:“在下已把心中愚見,全說了出來。嘿!我還有急事待辦,告辭了!”

紀嫣然皺眉怨道:“先生才說到精彩處,這就要走了嗎?是否討厭嫣然呢?”

鄒衍硬把他拉得坐回席上,笑道:“項兵衛把我說話的興趣也引出來呢!鄒某想請教這種徹底至連君主也包括在內的法治,如何可以行得通呢?”

龍陽君道:“項兄的治國之道,比我們所說的仁者之政更理想呢!”

囂魏牟冷笑道:“也更不切實際!”

項少龍苦笑道:“是的!現在還行不通,但卻是朝著這方向發展,終有一日,會出現立法、執法和行政三權分立的局面。君主都是由人民選出來的,到那時才會有..嘿..法國大..噢!不,真正的博愛、平等和自由。”

他差點便沖口說出法國大革命來,幸好口收得快,吞回肚裏去。

他這番話更是石破天驚,眾人一時都消化不了,對於長期生活在君主集權制的人來說,這是多麽難以接受的想法,但又是非常刺激和新鮮。

項少龍見各人眉頭大皺,心想此時不走,更待何時,離座而起,立即遠離席位,施禮道:“小子胡言亂語,各位請勿擺在心上。”掉頭便走,連紀嫣然喚他也不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