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十二 第七章 還看寶庫(第2/3頁)

傅采林雄軀輕顫,低喝道:“好刀法!”

漫天光點消去,交劍似若無中生有的現於眼前,依循著盡得大地至理的完美路線,從桌上由右側彎擊而來,劍氣把寇仲完全籠罩。

此時香爐剛升至力盡處,往桌面回落,可推知兩人交鋒的迅疾速度。

傅采林此招根本是擋無可擋,唯一化解之法,不是揮刀格擋,而是井中月筆直射出,來個同歸於盡,迫傅采林還劍自保。

寇仲完全不曉得為何忽然變成如此局面,只知奕劍術確為曠世絕技,其實裏還虛,虛而化實,已超乎凡世的劍法。若他硬要擋格,或可保得一時,但千辛萬苦奪回來的主動權將重操對方手上,而傅采林更不會再度把主動交出來,不出三招,自己肯定敗亡。

想到這裏,寇仲離座滾後,翻下亭階,直至草坪再彈身起來。

香爐無聲無息的落在桌心,沉香裊裊騰起。

奕劍回復先前積擱桌上的狀態。

傅采林一瞬不瞬的凝望著他。

寇仲隨手拋掉井中月,垂手恭立道:“只要師公一句話,我寇中立即自盡。”

傅采林平淡的道:“你為何放棄唯一的機會,憑你的長生氣,兼又年青力壯,或可傷而不死。”

寇仲頹然道:“我怎能傷害娘最尊敬和愛慕的恩師呢?罷了!請師公發落。”

傅采林長身而起,手負後背,踱下亭子,往寇仲走來,經過他身側,移到寇仲右後側立定,仰望星空,長嘆道:“君婥果然沒有看錯人,寇仲你更沒有令傅某人失望,只有大仁大勇之輩,始能有你這種不顧自身的行為。希望中土真能如你所言,與我高麗永成和睦相處的友好之邦,你可以走啦!”

寇仲旋風般轉身,大喜道:“謝過師公!”

傅采林轉過身來,滿臉淚漬,雙目卻閃動置神聖的光輝,柔聲道:“師公畢生都在追尋美好的事物,但只是以一個旁觀者的心態去欣賞品味,此正是奕劍的精義,現在代君婥盡傳於你。去吧!好好辦你的事,生命是美好還是醜惡,全由你的本心去決定。”

寇仲想起傅君婥,百感交集,一言不發的下跪,重叩三個響頭,找回井中月和刀鞘,默然去了。

李世民大喜道:“另一秘道竟會連接貫通尹府和皇宮的秘道,只以一道活門分隔,真教人意想不到。”

徐子陵、跋鋒寒、侯希白、麻常四人分坐在較下的石階處,程咬金則負責加強此地範圍內的防衛。

麻常道:“難怪傳言說得寶庫等若得天下,就那時的楊素和楊廣來說,寶庫確可大增他們兵變成功的機會。後來他們不用此著,是因楊廣另有方法害死楊勇和楊堅,登上寶座。”

他們說話的聲音,在寬廣的石階及地室中回響震蕩,份外使人感到時空的連系,遙想當年隋宮內你死我活的劇烈鬥爭。

侯希白皺眉道:“這麽說,楊廣理該曉得楊公寶庫的秘密,以他的作風,怎會不起出寶庫內的金銀財白巾以供他揮霍。”

李世民舒服地挨著上一級的石階,微笑道:“楊素深謀遠慮,怎會不防反覆難靠的楊廣一手,那昏君知道的只是連接掖庭宮和入宮秘道的地下通道,茫不知竟另有秘徑通往龐大的地下寶庫。”

跋鋒寒道:“這叫天無絕人之路,又可視為天助我也,我們該如何利用?”

徐子陵笑道:“這方面世民兄比我們在行。”

李世民當仁不讓,欣然道:“直至此刻,我首次感到一切盡在我掌握之內,我有個初步的構想,待寇仲回來後,再由他參詳。”

徐子陵道:“由於世民兄對長安的趨識,會比寇仲更有資格擬定新的計劃,現下時間無多,世民兄請立即依照計劃調兵遣將。”

李世民道:“因對方實力遠在我們之上,我們唯一致勝的方法,是以集中對付分散,我專而敵分,攻其不備。原本的構想是由你們方面先攻尹府,控制入宮秘道,經由秘道對禦書房發動奇襲,取得聖旨兵符,置宮城於掌握下,然後再在玄武門與長林軍硬撼而決勝敗。現在此計已成多余,更不須要如此冒險。”

稍頓後接下去道:“首先,我們要弄清楚入宮地道的情況。”

徐子陵沉吟道:“秘道是入宮的唯一捷徑,也是魔門諸系聯盟奪權的憑借,所以非到必要時,誰也不會進入秘道,以免打草驚蛇,變生不測。因為連尹祖文也不曉得令尊會否在這樣危機四伏的情況下,著人監視或巡邏地道。”

跋鋒寒道:“建成和元吉是否曉得秘道的存在?”

李世民道:“我傾向相信他們會像我般懵然不知,尹祖文亦犯不著告欣他們。”

徐子陵思索道:“對令尊來說,尹府的出口只能從內開啟,所以他應該放心和不著意,魔門方面徐石之軒外,恐怕只余婠婠有能力隔蓋啟動開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