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十二 第十一章 窮途末路

寇仲當晚連夜動員,親率三千騎兵趁唐軍陣腳未穩,兼主力大軍未至之際,突襲李世績先遣部隊。他采取的是突厥人的野戰戰術,旋風般來,四乃八面沖擊敵人,令唐軍倉卒應戰,傷亡慘重下被迫後撤。

同一時間陳老謀偕二百工事兵在陳長林率軍護送下,秘密趕往洛陽。

翌晨李世績主力大軍從水陸兩路開至,寇仲舉全軍以迎,分在水陸與李世績軍正面交鋒,激戰竟日,雙方互有傷亡,堅持不下時,白文原約五千騎兵從東海趕至,投入戰場,李世績終不支後撤,於陳留二十裏外的山頭重整陣腳,寇仲亦無余力乘勢追擊,收兵回城,暫解陳留之危。

當寇仲與手下對戰事作事後檢討時,跋鋒寒、徐子陵再率騎兵從長夏門出擊,偷襲試圖在高地重建營寨的圍城軍。

今趟李元吉雖是有備而來,仍屬試探性質,看守城軍的反應。際此新敗之余,唐軍士氣低沉,即使圍城軍兵力在守城軍一倍之上,由於怕再有其他陣地營寨失守,所以李元吉與跋、徐騎兵纏戰半個時辰後,把軍隊撤走。

跋、徐不敢追擊,怕被左右兩寨出兵沖擊,故無法擴大戰果;事實上他們志不在此,目的只是從陳長林手上接收陳老謀和二百工事兵,護送他們入城,陳長林和手下功成身退,趕返陳留。

入城後,楊公卿、麻常、陳老謀、跋鋒寒和徐子陵在城南的家聚集密議,二百工事兵自有人安排住所起居。

眾人圍桌而坐,聽罷陳老謀掘地道的大計後,楊公卿皺眉道:“此事應否知會王世充?”

陳老謀道:“萬萬不可,地道純是讓我們在危急時有退走之路。王世充此人反覆多疑,讓他曉得我們有此後著,後果難測。”

跋鋒寒點頭道:“此事不但不可讓王世充方面的人曉得,也要瞞著我們的部隊,免致影響軍心,曉得我們不看好竇建德。”

麻常沉聲道:“王世充於城內遍設聽井,我們挖掘地道的聲音,肯定瞞不過他。”

地道戰乃攻城法之一,既可毀敵城墻,又可讓兵員穿地人城突擊偷襲。守城者應付之法,是於城內關鍵位置挖井,內置陶制的地聽器,監察地底動靜。當年在長安,寇仲和徐子陵進入楊公寶庫,給李元吉以地聽法發現行藏,差點功虧一簣。

徐子陵道:“現在城南在我們控制之下,可否接管地聽工作,那便不虞王世充察覺。”

麻常點頭道:“我們形勢要比王世充強,若楊公執意如此,王世充只有讓步,不過自難免惹他起疑。”

跋鋒寒道:“城南雖是唯一可挖地道處,仍須小心從事,因為我們既可監聽地底情況,敵人自可反監聽我們。”

楊公卿點頭道:“三國時官渡之戰,袁紹挖地道欲襲曹操,卻被曹操發現,反在城內挖掘橫長的壕塹反擊。”

陳老謀欣然道:“諸位請放心,我的地道法來自魯妙子薪傳,他設計的挖土工具以鉆探的方式取泥,能令近在三丈的監聽者渾然不覺,楊公寶庫就是這麽挖出來的。”

眾人大喜,商量妥當行事的細節,由於城南在少帥軍全面控制下,挖出泥土的處理等方面均不成問題。

最後楊公卿問道:“陳公預計地道於何時可完成?”

陳老謀答道:“我準備在一個月時間內,挖三條平行通往被摧毀後的高寨半裏外處的長地道,出口處是一片疏林,緊急時我們可憑之迅速撤走。”

事情就這麽定下來。

接著的十多天,洛陽和陳留兩個戰場均戰事頻繁。

洛陽方面守城軍不斷從各門輪番出擊,令城外唐軍風聲鶴唳,疲於奔命。李元吉數度試圖重建城南外高寨,都以失敗告終,只能憑深塹堅寨力抗守城軍。

寇仲坐鎮陳留,與李世績多次交鋒,互有勝敗,成膠著狀態。

虎牢方面有關竇建德和李世民交戰的情報雪片般飛來,寇仲的憂慮亦與日俱增。

這天黃昏時分他登上墻垛,在虛行之和宣永的陪同下遙觀城外敵營,長長籲出一口氣道:“若換過另一形勢,我會非常感激李世績,他確是位難得的對手,令我軍有遇上強手的寶貴實戰經驗。現在卻是被他壓得動彈不得,空有滿腹大計,而無法付諸實行。”

宣永和虛行之均有同感。

此時洛其飛神色凝重的來到寇仲芳,施禮後道:“剛接到消息,李世民派遣王君廓率輕騎千余人,抄襲竇軍後方,大破竇建德的運糧隊伍,並俘獲竇建德手下大將張青特。”

寇仲失聲道:“甚麽?”

洛其飛重覆一趟,聽者無不變色。

自幾次交鋒失利後,竇建德被李世民阻於虎牢,囤兵板渚不敢出擊,雙方只有小規模的交鋒而無決定性的大戰。且以竇軍失利為多,早先將士思歸,軍心不穩。現今糧草被劫,更使軍內驚駭的情緒蔓延,形勢更趨惡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