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漠北諸國

橫空牧野親自送他們一程,殷殷話別後,再由林壯率領一支五百人的精騎,護送他們。此時剛過中秋,天氣清寒,不過當炎陽高照時,仍是熱得要命。他們早習慣了一天之內見盡四季天氣,乍寒乍熱的氣候,比之沙漠,高原的大草原已等若仙境。何況沿途河湖密布,美景無窮,又不用擔心有敵人,旅途輕松寫意。

因怕大雪提早降臨,他們全速趕路,離波窩十八天後,終越過喀喇昆侖山口,踏上下高原的山路。

途上遇上兩場小雪,仍難不倒他們,反是他們擔心林壯和他的人如何回去。是夜他們在一個小湖旁紮營,龍鷹問起林壯這方面的情況。

四人和另兩個副將圍著篝火,吃打來的野味。

林壯道:“我們今次的任務,首要是送三位到於闐去,若遇上敵人,不管對方是天王老子,也來個白刀子進紅刀子出。另一任務則是往見於闐王,向他轉達王子的話,順道接悉熏大人返回高原。我還要到蒲昌海向安天送禮,感謝他在此事上幫我們的大忙。如此沒有數個月,怎辦得妥這麽多事?到明年初春,我們才動身返高原去。”

萬仞雨道:“這麽浩浩蕩蕩的往於闐去,豈不是明著告訴敵人,我們來也?”

風過庭為林壯解窘道:“不論人多人少,若對方有意監視,我們仍難逃敵人耳目。”

龍鷹道:“我們可來個‘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之計。由於我們人多勢眾,令敵人探子沒法在近處觀察,只要找三個人穿上我們的衣服,混在隊伍裏,便可騙得以為我們隨隊而行,事實上卻已偷偷溜掉。”

林壯大贊好計,道:“我再來一招將計就計,一邊使人前去知會悉熏大人,由他向於闐王轉述王子的話。另一方面則整隊人馬過於闐而不入,到蒲昌海去見安天。這樣的行程合情合理,走的雖然是遠路,卻令敵人摸不清楚三位大哥是返中土還是到別的地方去,不似於闐捷道般,讓敵人有跡可循。如有敵人在蒲昌海活動,絕難瞞過安天。”

三人同時叫絕,只奇怪為何沒有想過,此謂之“一人計短,二人計長”。如果不是心切趕路,采這條路線將更易避開敵人。

他們現在的大敵,以突厥和突騎施為主,兩國均有非殺他們不可的理由,且不怕武曌的報復。

林壯道:“有一件事不可不提,就是回紇的鐵勒諸部,自你們隋朝時,回紇興起。特健為回紇的俟斤,俟斤便是領袖的意思。其子菩薩更是勇武非凡,卻不為特健所喜,被逐出國,與隨從流浪時,遇上‘少帥’寇仲、徐子陵和跋鋒寒,並肩在赫連堡附近的廢堡,憑十多人之力,抵禦由頡利親率的數萬大軍。此事轟動大草原,接著便是寇仲在奔狼原大破頡利。”(作者注:事見拙作《大唐雙龍傳》)

三人遙想當年,不由血脈沸騰。菩薩敢與寇仲等以一當千的對抗悍勇的突厥人,當然是非凡之輩。

林壯愈說愈興奮,道:“菩薩正因與寇仲的關系,得突厥另一可汗的支持,重返回紇,坐上俟斤之位。回紇在他管治下更為興旺,最著名的一役,是在你們大唐貞觀初年,菩薩以五千精騎,在馬鬣山打敗突厥十萬騎兵,威震塞北。自此回紇與鄰國薛延陀,互為唇齒,連手抗衡突厥汗國。由於菩薩與寇仲是兄弟,一直與貴國保持良好關系,正是回紇的鐵勒諸部,主動稱大唐天子李世民為‘天可汗’,菩薩之子吐迷度,更親率鐵勒十二部的首領,到長安朝覲,李世民則任吐迷度為瀚海都督。”

萬仞雨道:“你對回紇的認識,令我們汗顏。”

林壯道:“因為先祖正是回紇人,後在祖父輩時移居高原,在那裏落葉歸根。”

風過庭問道:“回紇在哪裏?主事者何人?現時與我們關系如何?”

林壯道:“回紇就在龜茲之北,突騎施之東,突厥的西北,該區域絕大部分是山野,疆界並不清晰,隨國勢強弱不住變化。現在回紇之主是獨解支,仍與貴國保持良好關系,但由於突厥勢大,占領了他們不少土地,不過回紇及其鐵勒諸部,仍是不可輕侮的力量。”

龍鷹問道:“回紇和鐵勒是怎麽樣的關系?”

林壯道:“回紇等於老大,鐵勒諸部則是十多個部落,惟老大馬首是瞻。當然!他們同源同族,只是姓氏不同。”

龍鷹笑道:“聽你一晚的話,勝過派探子去打聽十年。夜哩!我們回帳休息,明早再趕路。”

三天後,他們離開山區,抵達平原。林壯先派出偵騎,十人一組的搜索遠近,不但沒有發現,商旅也不見一人。際此秋盡冬來的時分,沒有人敢冒險登山。

不知不覺,離開長安快一年了。

龍鷹等先隨大隊往東走,到離於闐只一天馬程的地方,他們紮營休息,等待黑夜的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