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卷 第一章 赤子之心

餞別宴後第三天,龍鷹於青海湖西一個臨時營地,與橫空牧野見面。

兩人均有點激動,久別重逢,百感交集。

介紹了宇文朔和竹見住後,在橫空牧野的提議下,龍鷹先和橫空牧野入賬密話,其他人在帳外等候。

橫空牧野比前消瘦,歲月亦在他容顏多添了痕跡,位高權重的日子,並非那麽好過的,不過見到龍鷹後,變得神采飛揚,精神奕奕。

兩人席地坐下,由龍鷹說話,將心中計劃一一道來,橫空牧野只聽不語。到他說畢,橫空牧野道:「兄弟這番話,若在昨天說,我肯定聽不入耳。唉!情況比你想象的更惡劣,貴國的『初生之犢不畏虎』一句話,道盡我朝現今情況。年輕的君主,最怕給人背後說他沒有作為,我費盡唇舌,方勸得他派出使臣,到貴國求親,竟然受辱而回,我一個人扛起所有罪責。」龍鷹道:「由竹見住獻上欽沒的頭顱又如何?」橫空牧野動容道:「竟給你殺了欽沒。嘿!這個…………這個對我當然有神效,可是對敝主卻是搔不著癢處。」

龍鷹明白過來,於吐蕃王赤德祖贊來說,橫空牧野和欽沒晨日之爭,是權臣間的鬥爭,那時他年紀尚幼,壓根兒不清楚是怎麽的一回事。

橫空牧野苦笑道:「兄弟使莽布支守西疆的那招最厲害,敝主親自督師,數次交戰,都給莽布支擊退,傷亡頗重,那方是對他的當頭棒喝,大殺他的氣焰。」龍鷹駭然道:「竟動了手?」橫空牧野道:「於敝主來說,此時不動手,更待何時?根本沒想過吃虧。」龍鷹訝道:「你怎曉得是我出的主意?」橫空牧野道:「不惜萬水千山的將莽布支調到青海來,中土除兄弟外,尚有何人具此眼光魄力?天下間,唯一能令敝主有幾分顧忌的,就是兄弟你。嚴格點說,不是他害怕,而是他身邊的所有人,包括他最尊敬的祖母赤瑪類,無不對鷹爺既敬且畏,這樣的氣氛,也感染了敝主。林壯便被他多次召去說話,細問隨你遠征大漠的詳情,林壯因而被他另眼相看,甚得他寵愛重用。」接著苦笑道:「問題出在敝主聽信謠言,以為你被新朝排斥,避隱南詔,故此當默啜派來使臣,請他同時出兵,出使貴國的使臣又剛受辱而回,氣得他整整三個月不肯見我,若你是他,會作出怎樣的決定?我和林壯有口難言,明知你在暗中主事,卻不可以說出來,不知憋得多麽辛苦。」龍鷹岔開問道:「剛才你說,如這番話我昨天說,你聽不入耳。兩句話何解?」橫空牧野微笑道:「兄弟不耐煩哩,不想聽我大吐苦水。」龍鷹坦白的道:「非如此也,是因我心裏內疚。我之所以曉得莽布支乃最佳守西疆的人選,全因知道你顧忌他,是你告訴我的。」橫空牧野點頭道:「鷹爺到今天仍能保持赤子之心,非常難得。讓我反問一句,我之所以一向主張與貴國和親,你以為是因我們的兄弟情嗎?」龍鷹愣住片刻,深思道:「多多少少有這個傾向,現在方曉得是錯覺。」橫空牧野道:「武三思誤打誤撞下,拒絕和親,但在貴國的立場,絕非錯失,是個選擇的問題。我支持和親,是要穩定與貴國接壤區域的形勢,其時我們南部屬邦尼婆羅,悉立相繼因欽沒的煽惑叛離,我好不容易方將亂況壓下來,形勢絕不容我們采東擴的國策,偏是敝主不聽忠言。好了!今天碰個焦頭爛方,樵得彼一時也,此一時也,我吐蕃若再窮兵黷武,將自取其辱。」,龍鷹心忖任何一件表面看來簡單的事,當牽涉到的是人性和利益,內裏的情況均異常復雜。

橫空牧野肯坦誠以對,因當自己為兄弟。

這個在吐蕃一人之下的大論,嘆道:「請盟容易和親難,請盟只是暫止幹戈,隨時可以決裂開戰,乃一時之計。和親則為長遠的關系,更間接承認現時你我間的邊界,承認吐谷渾原地為我吐蕃國的土地,貴朝肯定反對者眾。」龍鷹聽得倒抽一口涼氣,始清楚自己在這方面多麽稚嫩,對吐蕃和中土過去的歷史如何無知。

橫空牧野續道:「竹見住和其族人的事很易解決,欽沒的頭顱無關痛癢,他們肯向敝主稱臣便成,最重要是得鷹爺頷首同意,如同鷹爺承認吐谷渾已成敝國的土地。解決的手段隨手可拾,例如冊封竹見住,再免稅收二十年,可遂他們的心願。

不過竹見住必須隨我去見敝主,以收立竿見影之效。」龍鷹聽得頭痛起來,問道:「剛才你是否說尼婆羅是你們的屬邦?」橫空牧野訝道:「鷹爺聽過這小國嗎?」龍鷹道:「本來不曉得。」

聽他解釋幾句後,橫空牧野道:「像尼婆羅這樣位於山區的國度,又與我們有崇山峻嶺重重分隔,任你如何強大,仍難著力。所以,你不必為尼婆羅擔憂,該擔憂的是我們。」接著壓低聲音道:「老哥要和你打個商量,先告訴我,你是否同意竹見住臣服於我們?」龍鷹沒得反對,因等同「見利忘義」,推翻對竹見住的承諾,斷然道:「此乃我唯一的選擇,但只能代表個人的意願。」橫空牧野一副「這就成哩」的神態,道:「我要將事情的因果關系,在對著敝主時,倒過來說。不論和親還是吐谷渾余眾的歸降投誠,非由鷹爺主動提出,而是憑老哥的三寸不爛之舌,又動你以情,方說得服你,得來不易。在這樣的形勢下,你想達致的多個目標,可水到渠成。」''…龍鷹心呼厲害,政治在自己這個兄弟手上,玩至出神入化。然而,請盟容易和親難,吐谷渾雖然並非大唐的土地,不存在讓地的問題,敬是承認吐蕃已成事實的戰果。是否值得?用這個去換取長遠的友好安定,見仁見智。正因如此,和親變成極具爭議性的取向,必有人反對,不是自己原先想象般輕而易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