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8章 得花錢

下午六點,下班鈴響了。

由於工作性質特殊,天陽機械廠的職工不可能立刻停機。他們有大概半小時的時間慢慢結束手頭的工作,把崗位交給夜班人員。

張高遠聽到鈴聲,給自己電腦上繪制的圖紙做個保存,簡單做個工作注釋,從工作台後站起來。

榮格教授交出刻錄光盤後,整個人就跟放飛自我似的。香港來的‘外賣’最快也要明天才到,他今天就興奮的在廠裏到處亂竄,看什麽都覺著稀奇。

到處找人聊天,隨意指點別人工作,四處尋找樂子。榮格比其他特聘專家更活躍。下班前,這胖子總算累了,跑到辦公室來視察張高遠等人的工作。

不得不說這位普林斯頓近年最年輕的副教授水準相當高。他熟知機械制造方面的繁雜規範,能結合國內當前和可預見將來的技術水平,給出最好的設計方案。

按榮格的建議,‘聖光’追求重型綜合變速箱是為了突破大型車輛制造技術。但同時應該把相關技術應用到家用轎車的輕型液力變速箱上。

以國內的市場規模,再學學日本工程人員精益求精的態度,‘聖光’轎車很快就可以出性能大幅優化的第二款,再以充足的產能賺大錢。

重工業是很花錢的,哪怕免掉研發經費,光是生產線的投資就能拖垮普通企業。大型車輛的產量遠不如家用轎車,同樣的技術路線應該考慮更廣泛的應用,以降低成本。

張高遠深以為然。他寫了個小便簽,給自己今天的工作做個小結,貼在顯示器邊上。其中就包括榮格的幾句話。

“張工,吃飯了。”同組的年輕人在門口喊了聲,“今個食堂是東南亞專場,據說做了泰國菜和馬來西亞菜。一起去嘗嘗鮮啊!”

張高遠點頭笑笑,跟了出去。

‘聖光大學’草創,走的是‘產學研’緊密銜接的路子。特聘專家的團隊一邊培養人才,還直接介入生產一線。

張高遠等人就是種子學員,學成之後要負責把技術再擴散出去。接受擴散的正是辦公室外從東北和內蒙來的技術人員,簇擁他朝食堂走。

當周青峰真的弄來國外專家學者,部委立馬塞進成批人員,算是‘聖光大學’的旁聽生。他們主要集中在重工業機械制造。國內這方面的人才儲備還算有一點。

這說好聽叫‘花小錢辦大事’,不好聽就是來占便宜的。

只是效果麽……

“張工,‘聖光’給你們開多少工資?”隊伍裏有愣頭青,張口就問一個月多少錢。

大家心裏總想有個比較,這年頭問工資也尋常。

張高遠笑笑,“來‘聖光’前,一個月三百多。來‘聖光’後沒正式崗位,被安排跟榮格教授學習,每月只發補助八百多塊。”

93年開始,物價漲的厲害。有能力的事業單位紛紛漲工資,沒能力的就拖欠工資。

張高遠原單位屬於拖欠工資的,結果因禍得福被‘聖光’給收購了,拿個補助就小一千。

這個數報出來,圍攏的年輕人頓時嘩然——他們屬於‘旁聽’學習。‘聖光’頂多給個幾十塊的餐補和免費的住宿,其他的啥都沒有。

雖說這錢也夠吃飯能生活,但跟張高遠相比差太遠了。

“這補助比得上我們富拉爾基研究員的正式工資了。”

“你們富拉爾基不差啊。”

“才不是呢。當年老毛子偷懶,沿著西伯利亞鐵路的延伸到齊齊哈爾建工廠。可我們富拉爾基周圍啥資源都沒有,重工業附近居然沒鋼鐵廠,二十年前就比不過你們包頭了。”

幾個年輕人扯淡,抱怨完又繞回到張高遠身上,“張工,你要是轉正了,一個月能有多少?”

“我還不知道咋轉正呢?”

張高遠自己都笑了,總裁搞的這大學有應急上馬的性質,就為了先短期培訓一批人強化集團的技術實力。

‘聖光大學’在編制上還真有點亂。但畢竟這才組建不到半年,能把隊伍拉起來並讓它開始運轉就算不錯了。相信明年等校舍安排好,一切會走上正軌的。

“如果是正式職工,應該至少兩千四吧。”

張高遠嘴上‘謙虛’的說兩千四,心裏卻盯著四五千的位置。他最近可是聽說了,集團高級技術人員起薪調整到了八千。

不給如此‘高薪’,好不容易培養的人才都得跑國外去。

他覺著自己就算不是‘高級’,混個‘中級’應該沒問題的。

只是這‘謙虛’的數字也讓北方來的年輕人驚嘆不已。尤其是東北來的幾個,更是唉聲嘆氣的搖頭。

“我不想回去了。”

“可部裏不讓啊。”

“大不了我不要那份工了。”

“胡說呢,那可是你爹求了好多人情才補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