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邪惡合一,道魔陰陽,鬼門聊齋(第2/4頁)

就連玄門正道,佛門覺悟,人族正統的道德理念,都根本無法被摧毀它,反而要小心被其汙染和毀滅,只能與之不斷鬥爭的存在。

邪惡,邪是不斷誕生的雜念,惡是七情六欲的本源,邪有了惡的根基,才能發展壯大,惡有了邪的蠱惑,才悄然突破底線,故而無論玄門佛門,都須以入定禪念,拂拭心靈的塵埃,維持定境,保持念頭的平靜,使其雜念不生,陰魔不擾,惡根失去邪念滋養,無法邪惡合一化為魔頭。

壓抑邪念,繼而以道德教化,鏟除惡根,才能擺脫邪惡,歸入正道。

元育化身聻陰陽,便得見洪荒無窮聻念,其中有無數陰魔,無數雜念,無數邪見,洪荒無數眾生積累的雜念襲來,一瞬間內,感染無數邪念,邪念勾動惡根,差一點就邪惡合一,將元育的本質和自我永久的扭曲和改變。

但即便如此,元育也因眾生聻念的洗練,發生了變化,根基改易,道行見長。

“難怪眾生魔祖就是邪惡魔祖,邪惡魔祖就是眾生魔祖。”元育如今想起來還心有余悸:“原本邪惡魔祖,只是幽都本源孕育的黑暗魔神,因為眾生魂魄無所歸處,日夜在幽都中哀嚎,受盡痛苦而誕生而扭曲存在,邪物之主。因為本質扭曲,而被稱為邪惡魔祖。”

“冥河老祖打斷了邪惡魔祖的孕育,助後土娘娘開辟輪回,奪走地獄本源,使得邪惡魔祖無法出世,可老祖又造化了聻念這等恐怖的存在,使得眾生的念頭意識不滅,一思一念,都化為聻鬼,匯聚成眾生集體意識的海洋。”

“冥河老祖意識到邪惡並非源於黑暗,而是源於眾生的本性,他將七情六欲,眾生的負面本性定義為惡,將無窮雜念定義為邪,二者相輔相成,於是邪惡合一,締造無上邪惡本源。乃是貪婪,懶惰,淫邪,恐懼,支配……”

“冥河老祖認為眾生的本質是情,有情者,方為眾生。”

“故而由情生欲,由欲生惡,一切惡根皆由情而起,七情六欲便是眾生最根本的本質。”

“惡因情而起,有情則必有私,故而天道無私,近乎無情,眾生有情,故而惡生,情惡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故而惡只能壓制,教化,馴服,而無法根除,眾生心中皆有惡根,而惡根雖生,但眾生之情,卻也有善緣,善惡混沌,一任自然,並不會失衡。”

“只有無窮雜念,隨生隨滅,雜念生邪,正是由邪念滋養,惡根才會滋長,最後邪惡合一,沉淪地獄!”

眾生魔祖執掌邪惡,便是掌控了眾生雜念的滋生,眾生魔祖一念之間,自可操控任何存在的雜念,那無窮聻鬼化為陰魔,使得眾生雜念頻生,來不及壓制和消滅,就滋長惡根,繼而扭曲本性,傾向邪惡,當年孤獨園內論道辯法,世尊就是預見到了眾生魔祖的這一面,才脫口而出,定義陰魔,試圖幫助眾生區別來自於本性的雜念,和來自於他性的雜念。

可邪惡魔祖早已經超越了自性和他性,眾生魔祖不抱著自我,邪惡魔祖沒有‘我’的概念,那麽對於眾生來說,就沒有‘他’的概念。

這便是無我無他!

眾生魔祖沒有自我,對於眾生來說,那就並非‘他’人,眾生魔祖無我,故而對於眾生來說,邪惡就非他。看似冥河放棄了對邪惡本源的控制,可實際上,正是放棄了對邪惡的控制,故而邪惡不可制……

於是眾生魔祖主宰眾生的邪惡,並不幹涉和滋長邪惡,唯有眾生得見外相時,便有雜念滋生,這般雜念難分自性他性,亦無可制。如同某人見錢而滋生種種雜念,若是道德不全,雜念太多,便滋長貪婪本性,繼而邪惡合一,自我偏移。

如此信息傳播產生的雜念,自然而然,成為大道。

邪惡魔祖誕生後,知道的信息越多,越容易產生雜念,就如同一個人若是沒有錢的概念,那麽他見到錢財,就不會滋生雜念,繼而助長惡根,然而修行便是接受信息增長最快的途徑,因此越強大,欲望越強烈,越強大,接受的信息就越多,越容易滋生雜念,陰魔叢生。

於是修為越強,道行越高,欲望惡根也就越強大,雜念也就越多,繼而邪惡合一,自我偏移,沉淪魔道。

如此這般,魔道的邪惡大道,切合眾生本性,自然而然,幾近大道。

真正成為大道根基的一部分,眾生有情,所以邪惡,除非鏟除眾生有情本質,否則邪惡不滅,縱然老子,世尊之智慧,也只能傳下道德教化,壓制眾生的邪惡本性,從此有玄門佛門,必然有魔道,沒有玄門和佛門,魔道更昌,幾乎立於不敗之地。

玄門佛門傳下道德教化,那麽違背道德教化的,便是邪惡,於是道德教化越昌盛,邪惡也就越深入人心,佛的教誨越深入,魔的概念也就越清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如同陰陽兩面,道德就像一個圓,而魔就是圓接觸的外界,圓的面積越大,所接觸的外界面積也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