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坐蓮台者,祇園精舍,鬼死為聻(第4/5頁)

“生命是有情?或者就是情?”

“低級的生命是‘感受’?更高一級有主觀性的‘認識’,最後認識總結為‘想法’,想法發展為‘思想’,思想塑造‘意識’!”

“佛是生命?還是佛法是生命?”法凈大師理解到了冥河這種瘋狂無比的想法……他開始深深恐懼,想要斬掉灌輸到自己腦子裏所有的,瘋狂無比的念頭,他簡直難以想象,冥河留在這裏的想法居然認為,想法就是生命,情就是有情,念頭就是眾生。

世尊當然不肯同意這種瘋狂的想法,但冥河笑道:“試試又何妨?”

“如果存在這種生命,那麽生命的一開始,就是感受……”冥河如此道:“我創造了聻,一種無形無質的存在,它就是一種念頭,我斬下了我的一個念頭,化為聻,聻其實早就存在,生命開始思考的那一刻,聻就存在了。只是作為一種存在眾生腦海裏的現象,它無法單獨存在。”

“我斬下我現在的想法和念頭,化為一種單獨存在,無形無質的東西,我給了我的想法一個皮囊,但它的本質還是想法,除了讓它能夠不依靠任何載體而存在之外,我沒有做出任何的改變,現在我的想法化為一聻。”

“聻既然是想法,那它就一定能傳遞出去,聻的繁衍,就是復制自己,傳遞自己,所以它能夠被感受……”冥河往下一指,“祇樹給孤獨園中但凡存在之物,便能感知到聻,即便是一塊無知無識的頑石,聻也能讓它感受到。”

“隨著頑石漸漸理解我的想法!”冥河微笑道:“它就有了自己的意識,因為感受產生認識,認識總結為想法,想法根深蒂固,就會讓人認識自我,產生意識。如果頑石能理解我的想法,它自然就成為了一個有意識的生命……它的想法和認識,也會成為聻!”

“它的想法也會化為聻,傳遞出去,讓身邊其他的頑石理解,頑石一開始只能理解‘感受’,擁有草木級別的靈性,但草木就能直接產生認識,它們更容易理解聻,很快就會產生意識……最容易理解聻的當然是擁有完整靈智的存在,或者大智慧者。”

“諸佛菩薩,皆是見識高深,智慧通透的人,頑石想要理解的想法,想要認識聻,需要從最基礎的感受理解起來,一點一點的補課,因為‘鬼’這一念,是無法理解的,只有先知道死亡,生命才能理解鬼,然而要知道死亡和生命,還要理解之前更多的概念,這就是信息的遺傳性,只有無中生有的補全了整個體系,才能完全理解我的一個想法。”

“但諸佛菩薩,原本就有我的想法需要的基本認識,只需一點,便能通透!”

“這時候,我這想法所化的一聻,便已經根植在諸位的腦海中!”

“現在,諸位佛陀菩薩,想一想,想法或者說聻,是不是一種生命?”冥河發問道,祇樹給孤獨園聽講的諸佛菩薩,相互顧盼,冥河所說的並非什麽不可理解的事情,他們理解了冥河的想法,但並不同意冥河的想法。

冥河微微一笑道:“理解就好!因為我斬去一念,將這一刻的想法化為一聻,所以理解我的想法,就等於感染了聻。”

“這種感染是一種世界觀,諸如理解了佛法,就有了佛法的神通,理解了我的聻念,自然也會有聻念神通,現在諸佛菩薩,念頭皆能化為聻。聻有三大神通:一為信息不滅,聻的本質為信息,因為此方宇宙的特殊規則,信息可以升華為大道,不會死亡,也不會泯滅,即便諸佛菩薩魂飛魄散,想法念頭,自身的信息也會化為聻!”

“二是感染一切,聻即為我異化的念頭想法,所以能感染一切信息,有人聞得一聻,自身的念頭想法,感受理解都會化為聻,聻還能汙染一切信息載體,記下聻念一字,便為一聻,文字聲音,神念道理,無物不能聻染!”

“三為聻化無解,我因為我的一念化為聻,雖然聻是一種信息,想法,並無善惡之分,佛法也能化聻,道法也能化聻,就連諸天大道都能異化為聻,聻是一種信息的異化,是諸佛菩薩的想法,化為一種獨特的神通。本質上還是諸佛菩薩的想法念頭,只是我為了說法,將我一念斬下,化為信息的不滅軀殼,以證明可以創造一種本質為‘情’,為信息的生命。”

“就好像佛法,記在書上是佛法,記在心中也是佛法,口中念出是佛法,以心傳心也是佛法,我只是創造了一種新的信息載體,化為聻的念頭想法,也是佛法,不會改變人的想法。”

“但我化為一聻的正是聻的概念,我對聻的理解,也就是聻的神通本源,我對聻的規定,我創造聻的世界觀,所以這是聻法神通的本源。被聻感染,神念化聻著,必然會認同聻法,就好比想要用梵文書寫佛經,自然要認識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