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水元循環、諸天萬界、南冥歸墟(第3/4頁)

“洪荒破碎後,我等一向是放任自流,不去幹涉,因為洪荒碎片之多,什麽情況都有可能出現,任何形態的世界都有可能產生,我等只需要等待這足夠大的樣本當中,產生我們需要的就可以了。”伏羲的想法就是混沌算法,無限大的混沌算法中就一定會產生他們想要的結果。

如果人為幹涉,讓算法不再混沌,從求解的角度來看是好事,人為幹涉能產生更多的大羅。

但從可能性來看是壞事,因為有序的算法,永遠不能能比得上混沌的無限可能性,幹涉就一定會泯滅一些可能。

而對於他們這些大神通者來說,他們想要的不是更多的大羅。

而是更獨特的大羅,蘊含大道更奇妙的一面的大羅。

人工幹涉,固然大羅更多了,但更出乎意料,超乎他們理解的大羅出現的可能性反而小了。

所以兩個體系之間的優劣難分。

但這時冥河卻從另一個角度來補充道:“伏羲道友的想法是易數,然而洪荒破碎卻是定數,從定數中求易數,也不過是一小解。如今洪荒破碎已成定數,諸位大羅定下大勢,變數越來越少了。而老祖我便是這次盤古紀的變數。若是諸位道友把我變成定數,豈不有違伏羲道友的易之道?”

冥河勸說伏羲也是從混沌算法的角度。

伏羲的理念是為洪荒增加變數,所以反對冥河破壞洪荒破碎的混沌算法狀態,但冥河反駁他,洪荒破碎已經是一種不變的狀態了,因為諸位大神通利益耦合的原因,洪荒的時間線變化越來越少,冥河就是這次洪荒最大的變數,他對混沌算法的改變從本次盤古紀來看自然是收束了可能性,但從盤古紀的輪回來看,是增加了可能性。

這次不允許冥河對洪荒歷史作出大的改變,就算伏羲保護了後天大羅諸天萬界的混沌算法,整個洪荒遊戲的變數也是越來越少。

伏羲手中先天後天八卦不斷交爻,為他的思考演算……最終伏羲還是點頭認可了冥河天地水元大循環的設想。

“洪荒破碎後,天地冥三河與銀河破碎成為囊括諸天萬界的水網。”

水元祖炁在紫霄宮殿中為大羅們演示冥河預想中的水元循環,九天清靈之氣的最頂端清氣中的雜質下沉,凝結成九天弱水,蜿蜒而下,不斷變重,穿過天界化為天河,天河和天界外無數星辰交匯,星辰沉浮於天河之中,天河弱水融匯日月星三光,化為三光神水,是為九天銀河,落向洪荒大地,這個過程中三光神水化為日月精華滋養洪荒大陸上的眾生萬物。

洪荒大地和四海中流淌的則是天一真水,天一真水為萬水之母,化為河流和大海,四海通過海眼進行循環,天一真水蒸騰後,化為水雲,同時也承接天界灑下的弱水,弱水被天一真水融匯,通過降雨,加入大陸上的水循環。

天一真水滲透到洪荒大陸的地層下,不斷沖刷和清洗大地中重濁之氣,在巨大的壓力和濁氣融匯中被提煉為一元重水,一元重水匯聚為地下河流,因為重量不斷向下滲透,最後流入冥土幽都之中,與洪荒陰面的雜質結合,化為天地間至汙至晦的先天真水——血河真水。

最後血河真水匯入血海,通過冥河老祖的水元大道,凈化,循環,流動,向下的先天水元大道,血海真水和碧落黃泉屬於一體兩面,血海流淌出的汙穢血河真水被轉化為碧落黃泉,通過九口泉眼,衍生出貫串蜿蜒在冥土大地上的冥河。

冥河將一部分雜質沖刷為冥土,孕育冥土的擴大。

還有一部分滋養落入冥土的靈魂,賦予它們壯大然後回歸天地間生靈的輪回中,讓生靈不斷滋長,靈慧不斷增加。

另一部分進入大地被洪荒大地撫育分解,最後滋養大地中的靈脈,重新產生清靈之氣,升入九天……

水曰潤下。

在場的大羅何其眼毒,一眼就看出冥河在水元循環中暗藏的私貨,比如那九種先天真水……分明就是為了收買利益共同體特意創造出來的。

冥河將先天水元大道的功能性分解,創造了九種各有特色和功能的先天真水,承擔水元循環的任務,同時也是水元大道權能分割,水元大道的某個面的體現,相當於把完整的水元大道分割成十個權能,用來收買那些在水元循環建立中利益受損的大神通者,同時創造自己的利益共同體。

很明顯九天弱水,到天一真水,再到一元重水,是水‘向下’特性的體現,根據洪荒物質的密度,從清靈之氣,到重濁之氣,先天真水的密度必須不同,才能不斷向下滲透,在這個過程中洗刷洪荒的雜質,建立整體循環。

所以弱水浮於九天清氣。

重水沉於九地濁氣……

天一真水循環於洪荒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