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水元循環、諸天萬界、南冥歸墟(第2/4頁)

“洪荒注定要破碎……老祖的設想是不錯,但奈何對一個短暫存在的先天時代做這樣大的動作,未免有些多此一舉。”帝鴻屁股坐的很正,反正洪荒必須破碎,任何對洪荒有益的東西都是多此一舉,反正人族也不適合生活在太富饒的先天時代。

人族就是窮慣了!

抱歉,住不習慣太舒服的地方,大羅成道,越窮越好……最好整個洪荒都是窮山惡水,餓死那些先天大肚漢,我們人族就能占領世界。在低能級的後天環境中,說句不好聽的,先天生靈都是垃圾!

冥河念頭一動,水元祖炁演化的洪荒大陸結構便出現被外力打碎,無數洪荒世界演化諸天萬界,但這無數碎片依舊被包容在一個巨大的,形而上的,整體的循環當中,構成了一個全新的世界體系——諸天萬界。

洪荒的具體的,將所有部分聯系在一起的水元循環,非但沒有隨著洪荒破碎而毀滅,反而在洪荒破碎後,將所有碎片包容,繼續維系一個巨大的宇宙循環。

“恰恰相反……帝鴻道友,對於洪荒,水元大循環只是錦上添花,但洪荒破碎後這種大循環,反而更加重要。洪荒破碎後,產生無數大小世界,就如釋迦道友所說,有三千大千世界,每個大千世界有三千中千世界,每個中千世界又有三千小千世界,諸多小世界更是如恒河沙數,無以計量。這樣一來,破碎的洪荒碎片之間聯系微弱,宛如洪荒死去的屍體。”

“洪荒破碎是為了打碎我等開天辟地之後的大道,避免道染證道的大羅,是為了最大程度的削弱我們對新成道的大羅的影響,以完成新的混沌神魔不斷誕生,用他們的大道不斷完善洪荒大道,每一個盤古紀洪荒都不斷完善大道的世界晉升體系。”

“洪荒破碎後,無數恒沙世界在原有洪荒的基礎上,不斷發展,創造開辟新的道理,就如在舊洪荒的屍體上長出的靈根,汲取我們的道果碎片,卻開出新的修行文明之花,而大羅便是這些文明結出的果實。”

“然後大羅回歸我們之中,參與下一次開天辟地,就這樣洪荒的屍體滋養後天生靈的文明,後天生靈的文明開出修行之道的花,結出大羅的果實,大羅的果實再次回歸成為混沌神魔,開天辟地,再造洪荒。”

水元祖炁演化破碎後的洪荒世界,無數細小的碎片,形成了一個如恒河沙數的世界海洋——諸天萬界。

這些小世界相對孤立,破碎降級後的諸天萬界整體反而比洪荒大陸還要大數十萬倍。

巨大的空間和相對孤立的生態系統產生了無數相對封閉的世界生態,這些世界生態又產生了無以計數的不同形態不同理念的文明,這些文明當中那些最幸運的,或者受到洪荒破碎前影響最大的,便萌芽了修行文明。

然後在那些最為燦爛的修行文明中,開出了或大或小,或是璀璨或是黯淡的花朵。

這些花朵之中,也唯有最燦爛的那些,才能結出一個個青澀的果實,這便是大羅的雛形,為了撫育果實的成熟,那些文明必須不斷的從周圍的世界汲取營養,從其他文明中汲取營養,看上去就像養蠱一樣,大羅雛形,那些道君們代表自己的修行文明去汲取附近的碎片世界的營養,不斷打磨,吸取其他文明的‘道果’。

最終結出一個完美的果實,然後掉落靈根,回到開天辟地之前,回歸洪荒本身,成為整體宇宙成長的營養。

“之所以洪荒破碎後,新的世界體系被大羅稱為諸天萬界,不是因為只有一萬個小世界,洪荒碎片無以計數,而且還在不斷產生,區區萬界,不過是界海之中的一顆沙子。諸天萬界之所以是諸天萬界,是因為大羅成道,基本要歷經附近一萬個世界,從中汲取道理,才能結成前人未有的道果。平均一萬個世界才能供養出一個大羅。但實際看來,億萬億個世界都未必能結出一個全新的道果!”

“為何資源浪費的如此厲害?”冥河示意道:“一萬個洪荒碎片中,只有一個能產生文明,一百個文明才有修行的萌芽,而能產生發現其他世界的大修行者,也就是能憑著個體橫渡界海的仙人的萬中無一。一百億個世界才能產生一個接觸其他世界的修士,這些修士中又有多少能成為大羅的種子呢?”

“這就是粗放的體系對資源的利用的效率。”

“大羅獨特的道果,需要孤立的修行生態,但孤立的修行生態又不利於大羅的成長,所以我們需要新的循環系統,將這些孤立的世界用一種新的方式聯系起來,在保持獨立修行生態的同時,加強交流和溝通。”

“這就是洪荒破碎後的大循環,諸天萬界的大循環。”

帝鴻氏聽完冥河的全部設想,才一挑眉頭道:“有點意思……羲皇道友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