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桅樓守望塔(第3/8頁)

小鎮與小鎮之間一般隔著八英裏的距離,在那裏居住著各種各樣的人,律師、谷物商、羊毛商、馬具師、獸醫、外科醫生、學者、綢布商、女帽頭飾商等等。八英裏是一個多麽合適的距離啊,對於農民們來說,往返各自四英裏的路程實在是再舒適不過了。但是這一切很快就不復存在了,鐵路出現了,緊隨其後的還有窄軌鐵路,令馬匹和四輪運貨大車下崗的汽車。當馬路開始采用木頭,橡膠、伊德哈邁特和其它更有彈性的耐磨材料鋪設,這些小城鎮便失去了繼續存在的意義,因為它們彼此之間過於接近,大城鎮隨即應運而生。大城鎮吸引了大量的勞動力,那裏的活兒似乎永遠也幹不完,雇傭者們也一股腦地湧向大城鎮,他們的頭腦如此靈光,就算沒有幹不完的工作,他們也可以想辦法創造出來。

生活舒適度的標準越來越高,生活的結構也變得越來越復雜,農村生活漸漸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可以謀生的空間也變得越來越狹窄。鄉紳和教區牧師從職業的名單上消失了,城市的專科醫生代替了全科醫生的地位,如此一來,鄉村那僅剩的一點文化氣息也蕩然無存了。在這之後,變化仍在繼續,報紙,書籍,教師和信件被電話,電影放映機和留聲機取代,如果一個人生活在電纜範圍之外,那麽他無疑成為了一個逃避遁世的野蠻人。因為按照當今人們對於衣食住行各方面的要求來說,在那樣的世界裏生活幾乎等同於食不果腹,衣不蔽體。而且還將失去社交消遣等一切娛樂活動,最重要的是,生病的時候竟找不到技術精湛的醫生。

此外,農業的機械化帶來了更大的變革,一個工程師能夠抵得上三十個勞動力。現在體力勞動者的活動方式與當初的城市職員大相徑庭。那個時候,空氣被煙塵煤屑嚴重汙染,密集的居住環境顯然不適合倫敦這樣的城市,他們居住在鄉下,晚上便通過陸地或天上各種方式急速進城消遣,盡情享受城裏美好的夜生活。到了第二天一早,又匆匆離去。人性已經被城市吞沒,一個屬於人類的嶄新時代已經到來。從最初的遊牧狩獵,變成後來的農耕,農村的聚落和集市變成了他們的城鎮和港口。在這個嶄新的時代,新的文明創造每天都在出現,人類新的大規模聚集方式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必然。如今,除了倫敦之外,英國僅剩下四座大城市,愛丁堡、樸次茅斯、曼徹斯特和施魯斯伯裏。雖然對於當代人來說這些都是無需解釋的簡單事實,但是對於格雷厄姆來說,想象出這樣一幅圖景,著實需要耗費一番巨大的努力。他穿過自己想象出的這副圖景,看到無數奇怪的事物出現在歐洲大陸之上時,很快這幅圖景便完全消失在他的腦海之中了。

在他的想象之中,每個城鎮都具有自身的特色:重疊在一起的山城,平原上的繁華城鎮,河流交匯出的宏偉城鎮,沿海地區的商業城鎮,還有隱沒在雪山中的林中小城。英語變成了地球大部分地區的通用語言,如果將西班牙裔美國人所說的英語、印度英語、黑人英語和“洋涇濱”方言計算在內,英語作為日常用語已經被全球三分之二的人使用著。在整個歐洲大陸,除了一些歷史悠久的古老語言沒有被拋棄之外,只剩下三種占據主導地位的語言:德語,俄語,和法語。德語的影響很深遠,甚至包括安蒂奧克和熱那亞,甚至有將西班牙語從格迪茲驅逐出境的意圖。俄語中帶有不少法語風格,在波斯與庫爾德斯坦地區,英語與俄語各占一半勢力,在北京,俄語與英語依然勢均力敵。法語作為清新高雅的典範,憑借自身明亮清澈的語言特點,在地中海沿岸地區與印度英語和德語三分天下,在黑人方言的幫助下,剛果地區也頗受影響。

如今,遍及整個地球,除了位於熱帶的“黑人聚居地帶”被單獨劃出,相同的世界性社會機構已經在這個以城市為框架的全世界範圍內設立起來。從極地一直到赤道,全部都是他的資產和職責。全世界的人都居住在城市裏,整個世界進入了文明社會,同時整個世界也變成了他的財產。在整個美國和英國,他所擁有的一切都不是秘密。國會也好,議會也好,常常被當做陳舊的怪異的集會方式。他的財富影響力是巨大的,就算在俄羅斯或者德意志這兩大帝國,也是不容小覷的。不可避免的,一些新的問題和情況也會隨之產生。隨著他的社會地位不斷提高,俄羅斯和德意志似乎可以疏遠了與他的關系。不管是黑人聚居地還是他自以為十分重要的那些事物,都已經失去了先前他所生活的那個時代的痕跡。這一切都變成一團陰影,籠罩在他擡頭仰望的廣闊天空之上,成為了一個隱藏的威脅。但是他不可能意識到這一點,因為此刻他的思維方式仍然停留在十九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