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又見時間(第2/3頁)

所有這些故事都假設存在可改變的“時間線”,巧妙地修補可觸及的過去,就能夠選擇不同的結果。這又帶來了一個故事類型:要不是人工幹預,事情本應不同。這種或然歷史[22]故事在20世紀30年代流行起來;J.C.斯誇爾編輯的選集《假如歷史是那樣發生的》[23]收錄了若幹此類故事,其中包括溫斯頓·丘吉爾的《假如李沒有贏得葛底斯堡戰役》[24]。詹姆斯·瑟伯發表在《紐約客》上的故事《假如格蘭特在阿波馬托克斯喝多了》[25]諷刺了這一趨勢。1950年,沃德·穆爾的《解放之年》[26]為這一類型注入了新的活力,菲利普·K.迪克的《高堡奇人》[27]則促進了或然歷史小說的興盛,這本書假設某些關鍵事件的改變導致軸心國贏得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被德國和日本瓜分統治;讓故事更復雜的是,這個世界裏存在一本小說,其中描繪了另一個現實,與我們的世界極其相似。此後,無數或然歷史故事得以出版,通常聚焦改變重要戰爭的結果,最終在歷史學家哈利·托特達夫的倡導下,甚至被歷史學術界單獨劃分出一個被叫做“反事實”的獨立類別。

或然歷史的價值不僅在於推測歷史為何如此發展,還質疑了現實的脆弱。因為現實依賴於某些事件,而這些事件本來可能有不同的結果;因此,它同時質疑的,還有讀者對自己所處現實可靠性的信心。作者對或然世界的描繪越可信——如《解放之年》以及《高堡奇人》——我們身邊的世界看起來就越偶然,就像我們親身經歷的偶發事件以及塑造了我們生活的決定一樣。

擔心過去被改變,催生了一系列電視劇,例如《時間隧道》[28]《量子跳躍》再到《穿越時間線》,還有許多電影。

關注過去體現在科幻小說中的另外一個角度是觀察過去:如果我們能夠看到事實發生的確切模樣,而不是它們在講述中的樣子,那將會如何?T.L.謝萊德在《徒勞無功》[29]中精彩地探討了這種情況的影響。在這個故事裏,政府發現有人制造了一台可以了解關鍵歷史秘密甚至摧毀整個文明的時間機器,在政府意識到這事之前,這兩個發明家只是用這台記錄過去的錄像機拍電影掙錢,因為它能非常便宜地記錄下歷史中的壯闊史詩場面,但他們發明這機器的本意,是想了解歷史的殘酷真相(該文被選入《科幻名人堂》選集,此處用倒敘方式簡述梗概,因為原作是采用寫信的方式回顧歷史)。艾薩克·阿西莫夫的《逝去的往昔》[30]提出了另外一個問題:發明家發現他悲傷的妻子(或許更多的人)利用類似的設備沉迷於緬懷自己死去的孩子;於是科學家決定摧毀設備。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為關於時間的故事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因為它考慮到對處於不同加速度的人們來說,時間的流逝速度也不同。L.羅恩·哈伯德在小說《前往群星》[31]中討論了時間膨脹,在這個故事中,與留在身後的人們相比,星際旅行者的時間流逝速度要慢得多,結果他們回來後發現自己認識的人都已經死去,世界也已經改變。這個概念也出現在喬·霍爾德曼的《千年戰爭》[32]中;此外還有羅伯特·海因萊因的青少年小說《探星時代》[33],這本書中提及,雙胞胎分離後以不同速度老去的故事(“雙胞胎悖論”)。

弗雷德裏克·波爾在《通向宇宙之門》[34]中探討了愛因斯坦物理學的另一個方面:一個角色將愛人留在了黑洞的事件視界裏,他一直試圖撫平自己的負罪感,因為黑洞裏面的時間流逝異常緩慢,以至於多年後她仍處於瀕死狀態。波爾·安德森在之前的作品《主啊,憐憫我們》中也探討了這一概念:一名修女與一個能量生物之間存在心靈感應,那個生物為了拯救一次探險而犧牲了自己、墜入了黑洞,結果修女不得不終生與它瀕死時的痛苦相伴。我在自己的小說《來自群星的禮物》[35]中探討了一個略有不同的方面:旅行者們發現自己闖入了一個白洞,在那裏時間並不存在,原因與結果變得毫無意義。

最後,科幻小說通過使用未來科技探索了未來影響當下生活的可能性;未來的科學很可能比現在先進得多,這個概念也因此顯得更加可信。有時它會以喜劇的形式呈現,例如未來的設備偶然地傳送到我們所在的時代。威廉·泰恩在《兒童遊戲》中想象一種“造人”設備跌進了某人的生活,結果他用它肢解了自己。亨利·庫特納則在《通基》[36]中想象了一種看起來像是電視機的致命監控設備。西裏爾·考恩布魯斯在《小黑包》[37]中更加嚴肅地討論了未來物件意外來到現在的可能性:一位醫生的自動醫療包落到了一個庸醫手裏,他最終因為濫用它奇跡般的力量而丟掉了性命。對這一概念最觸動人心的探討來自亨利·庫特納和C.L.莫爾的《人間好時節》和《好難四兒啊,那些鵓鶸鴝子》[38]。在《人間好時節》中,一群不同尋常的人們聚集到一間小旅館,直到故事最後,生活在當時且注定要死去的主角才發現,這些人來自未來,他們專門到訪災難性事件發生之前正經歷“人間好時節”的世界。在《好難四兒啊,那些鵓鶸鴝子》中,一名遙遠未來的科學家測試了一個時間旅行設備,將他孩子的幾件玩具送回到我們的時代。玩具掉進了一個家庭,那裏有一男一女兩個小孩,他們用玩具來訓練自己的頭腦,最終轉變成為不同層面的存在(之前的一次實驗讓另一些玩具落到了愛麗絲·李德爾的手裏:劉易斯·卡羅爾為她寫了《愛麗絲夢遊仙境》,其續集正是這篇小說的題目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