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漣漪中的星球(第5/13頁)

在那段日子裏,葉葦常常會一個人靜靜坐在電腦前,長時間地注視屏幕上運行分布計算程序所產生的屏保,那滿屏閃耀不定的光點,恍如科幻片中星際漫遊的宇宙飛船舷窗外的洶湧星潮,令她倍感溫暖。慢慢地,現實世界從她身旁悄然隱去了,只剩下博大的網絡,將她的計算機與盧昊所在的探測站串聯在了一起。她仿佛看到,一份份加密的數據片段正在無邊的網絡之中飛速地傳遞、讀出、分析,而其中某顆脈沖星所拋散出的引力波信號碰巧被她的計算機捕獲、破解……就這樣,那時的葉葦天真地認為,引力波的搜索進程正以令人眩目的速度高歌猛進,通過盧昊與他的同事們,以及散布於世界各處的、如她這樣的志願者的努力,人類距離最終的成功僅一步之遙。

甚至有一次,葉葦收到了盧昊的一封郵件,他興奮地告訴她探測站捕捉到了一串極似引力波的信號,這令她激動了好幾天,天天期待著盧昊發來進一步的消息。可是事情的結果卻讓葉葦大失所望——最後確定所謂的引力波信號不過是掠過探測站上空的一艘飛機造成的幹擾。

然而,這樣充滿憧憬的日子並沒有持續下去,隨著時間的推移,引力波探測陷入了僵局,毫無進展,漸漸地,來自大洋彼岸的郵件也越來越少,內容變得越來越簡短與搪塞。無奈,葉葦不得不默默地將心底那份遙遠的寄托收藏起,將生活的重心轉向了別處。最終,他們不再通信。

同時間,葉葦的生活也起了變化,物理系畢業的她並沒有如願成為一名科研工作者,而是機緣巧合地成了一家科技雜志的編輯。在畢業前夕的一個午後,她在整理電腦內的資料時,最後一次運行了那個引力波分布計算程序,她靜靜地注視著光怪陸離的屏保,最終還是刪除了它,也同自己的一段青春記憶作別。

接下來的幾年裏,與大多數同齡人一樣,葉葦在龐大喧囂的都市中身心疲怠地生活著,繁忙而刻板的工作,以及接踵而來的婚姻……就在時光的渦旋讓她已淡忘了引力波、淡忘了盧昊這個人時,盧昊又突然回到了國內——大概是八年前吧,她當時也是從新聞報道中驚訝地得知他回國的消息,原來盧昊早在幾年前就已離開了引力波探測中心,憑借手中的幾項信號處理的專利,他在矽谷創辦了一家高科技公司,並極其幸運地趕上了當時席卷全球的通信變革的熱潮,沒出幾年,公司就成了業界呼風喚雨的霸主。後來,盧昊將公司總部移到了北京,自己也載譽回到了國內。這在當時的國內也算是轟動一時的新聞,那時葉葦經常充滿陌生感地看著盧昊衣著光鮮地頻頻出現在各種媒體上侃侃而談。然而從始至終,回國後的盧昊都未曾聯系過她,對此,她也能理解其中緣由,或許已成為商界巨子的他不願再去觸及早年擱淺的苦澀夢想。再後來,也不知什麽緣故,盧昊逐漸銷聲匿跡在了公眾的視野中……

葉葦走下飛機已是中午,借助網絡指示器,她發現要去的鶴鳴山距成都尚有六十公裏的距離,而在這非常時期,成都開往各郊縣的班車早已癱瘓,她只得租了輛汽車,將盧昊的地址輸入車內的控制系統,自己驅車前往。

在網絡導航器的指引下,汽車一路飛馳,駛出了坦蕩的平原,進入成都周邊的山區。在一個岔路口,汽車從大道轉進了一條似是通向大山深處的礫石小道。車子在起伏的山間七彎八拐,道路兩側的山林越來越茂密,葉葦的視線所及,遠處是一片片被蒼綠色覆蓋的群山,卻見不到任何建築物的影子。難道說,長久以來盧昊就隱匿在這片人煙罕至的山野之中?

就在她思緒飄忽間,汽車拐過一個大彎,視野豁然開朗起來。眼前是一個偌大的山谷,一大片錯落的建築物群靜悄悄地坐落其中,這些綠樹映掩下的灰白色房子似乎已有些年頭,在午後晃眼的陽光下顯得很是破敗,極像是那種散落在山間、年久失修的療養院。就在這時,車內的蜂鳴器響了起來——這是她的目的地。

汽車沿下坡路駛了過去。這些建築物被一道高高的圍墻包圍著,於是她下了車,順著圍墻走了一陣,看到了一扇銹跡斑斑的鐵門,門上安有一個監視器。葉葦走近鐵門,猶豫了一下,最後還是深吸了口氣,按下了門鈴。沒一會兒,門打開了,盧昊面帶笑容出現在她面前,葉葦的心咯噔了一下,不,不,他不是盧昊,盧昊不應該還擁有如此這般陽光年輕的面容。

“葉葦阿姨——”年輕人的聲音中充滿了驚喜。

“你是……”葉葦睜大眼睛疑惑地望著他,她確信這個年輕人臉上的神情與她記憶中的盧昊有著幾分相似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