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戰爭 (末日三部曲2)(第4/8頁)

麥蒂和媽媽沖到樓下打開電視,這時候,她們已經吵醒了外婆。外婆一邊抱怨,一邊和她們一起來到電視前。

中國和巴基斯坦指責印度無故發起攻擊,並實施報復性打擊。據悉,兩國很快正式宣戰。各方平民傷亡的最新估計人數約為200萬,甚至會更多。我們沒有理由相信核武器被用於……

……我們在等待白宮關於亞洲最新局勢的正式聲明。同時,我們已經報道,布置在大西洋某處的導彈顯然已經襲擊了哈瓦那。這是否為美國或其他國家的突襲,現在還無法確認……

……抱歉,吉姆。我們在播音室又收到一則重大新聞。俄羅斯聲稱擊落多架攜帶近程導彈飛往聖彼得堡的北約無人機。克裏姆林宮發言人稱之為“美國支持下的一次破壞和平的企圖,盡管這和平在基輔的談判桌上來之不易”。俄羅斯發言人還聲稱要進行“明確有力的回擊”。北約在歐洲的軍事力量已經高度戒備。白宮此刻還沒有正式聲明……

數百萬人,麥蒂心想。她無法想象這個數目,在地球的另一面,眾神之一挑起了這場混戰,數百萬人,心懷夢想與恐懼,吃著早餐、做著遊戲、逗著孩子,就這麽死了。死了。

麥蒂跑回到樓上。

>你放棄了?

>沒有。可是一旦錢達成功發射那些導彈就來不及了。各國早已經要相互開戰,他們只需要一條導火索。我們現在只能減少傷亡,可是失去洛威爾對我們打擊很大,而且她向對方暴露了我們的所有弱點。下次遭遇的時候,我們幾乎毫無還手之力。

>What should we do?

>應該怎麽辦?

麥蒂長久地盯著屏幕,可是沒有回答。

我們無能為力,她麻木地想。她爸爸不是那種撒謊說“保護”她的人。她們囤積罐頭、彈藥和發電機燃料就是為這一天。搶購、擠兌、劫掠,甚至更糟的事情都會隨之而來,也許為了保衛自己,她們還得做好殺人的準備。

>你又要離開了?

>我必須得走。

>可是為什麽?你明知道打不過他們。

>親愛的,有時候即使知道會輸,我們也得抗爭。不是為我們自己。

>我會再見到你嗎?

>我不敢保證。但是記住我們一起度過的時光,。假如你有機會訪問過去,。

麥蒂震驚得無法分辨出爸爸切回表情符號的原因,更別說弄清楚它們的含義了。一想到自己也許無法再見到父親,把她和整個世界聯系起來的網絡也許會隨著末日的來臨而切斷,往昔的記憶便湧上心頭,那時候她學著在沒有爸爸的情況下生活。如今她又得那樣了。

她幾乎要喘不過氣來,正在發生的一切重重地壓在她身上。盡管為這一天準備了好幾個月,可是在心裏邊,她從不相信這會真正發生。整個房間開始旋轉,所有一切都陷入黑暗。

後來她聽見媽媽焦急地呼喚自己的名字,以及樓梯上急促的腳步聲。即使知道會輸,我們也得抗爭。

她強迫自己深呼吸,直到房間停止旋轉。當媽媽出現在走廊,她的表情平靜下來,“我們不會有事兒的”,這個想法,麥蒂也在強迫自己相信。

電視機一整天都沒關,麥蒂、媽媽和外婆輪流待在大屏幕前或刷新網頁。

戰爭已在全球蔓延。多年以來不斷滋生的懷疑,全球化和不平等的加劇所積累起來的不滿,被經濟一體化所掩蓋的怨恨,這些似乎在一夜之間爆發出來。網絡攻擊還在繼續,發電廠被毀,各大洲的供電陷入癱瘓。巴黎、倫敦、北京、新德裏、紐約……到處都有暴亂發生。總統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大城市開始實施戒嚴令。居民拎著容器闖入加油站,便利店的貨架在混亂爆發的頭一天就被掃蕩一空。

第三天,她們家也停電了。

不再有電視、網絡——遠處網絡中心的路由器一定也沒電了。短波廣播還能用,但是沒有幾個電台仍在播報。

令麥蒂寬慰的是,地下室的發電機還能讓運行她爸爸的服務器工作。至少他是安全的。

麥蒂焦急地嘗試著在聊天窗口打字。

>爸爸,你在嗎?

答復很簡短。

>

我的家庭,保護我的家庭。她自己翻譯道。

>你在哪兒?

>

在我心裏?驚人的真相開始浮出水面。

>這不是全部的你,是嗎?僅僅是一部分?

>

當然了,她想。在把自己的一部分存在這台服務器上之後,爸爸已經演化了很久。把所有數據都存在這裏就太危險了,網絡數據模式會把媽媽和麥蒂的地址暴露給別人。爸爸為這一天已經計劃很久,並為自己做了離線存儲。他把這也當作一個秘密,因為他覺得女兒已經知曉,抑或他想讓女兒誤以為保護這台服務器是一件有意義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