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戰爭 (末日三部曲2)(第3/8頁)

而尼爾斯·錢達曾是一名傑出的發明家,在死後對於屬下盤剝壓榨自己的行為暴怒不已。他瘋狂地企圖利用一切機會發動核戰爭。

>她已將大部分自身數據轉移到防禦系統計算機中,這樣她就能快速訪問所有內容。為了避免對系統造成影響和引起注意,我只發送了一小段數據進行監視和幫助。

麥蒂無法理解所有技術細節,但是她爸爸解釋過,人工智慧將自身數據分散存儲在雲端,即學校、政府和商用計算中心的秘密角落。他們的意識分布在多項獨立運行的互聯進程中,這種方式既能充分利用並行處理的技術優勢,又能減少自身的弱點。就算任何一部分意識被某個掃描程序或對手俘獲,其他部分的冗余也足以將損失降至最低,這十分類似人類大腦配備了充足冗余備份和備選連接站點。即使某個意識的所有數據都從其中一個服務器上被擦除,最多只會損失一些記憶。意識的本質,即人格,將會保留下來。

但是,眾神之戰發生在瞬息之間。在某台服務器黑暗的存儲單元中——導彈控制、電力系統、股票交易,甚至是古老的庫存系統——程序之間相互砍殺,消除優先權,篡改堆棧,攻擊系統漏洞,偽裝成別的程序,溢出緩存區,重寫內存地址,像病毒一樣相互破壞。麥蒂是編程的一把好手,至少能理解在這樣一場戰爭中,通過網絡獲取數據的需求意味著毫秒級的延遲——對於現代處理器數千兆赫茲的時鐘頻率來說,這簡直漫長得沒有盡頭。所以洛威爾才想要在戰鬥的現場集中大部分自身數據。

然而這個決定也令她暴露出更多的弱點。

>洛威爾幹得不賴,錢達的強行闖入跟他的前幾次嘗試一樣沒有成功。可是隨後洛威爾發現錢達的一大組數據已經被轉移到服務器——她以為錢達想要獲得速度優勢——便認為這是打垮錢達的好機會。所以她不再全面防禦,而是繼續進攻,並讓我阻斷所有通信端口,以免錢達逃跑或傳出消息。我截獲了一批他發送的數據包,希望隨後我們能夠解譯並弄清楚他更多的意圖。

“剛才的噪音是怎麽回事?”媽媽身穿睡衣在門前說,手裏還拿著一支獵槍。

“是爸爸想要叫醒我。出事了。”

媽媽走進來坐在床邊,她顯得很平靜:“我們一直等待的風暴來臨了?”

“也許吧。”

她們一起轉向屏幕。

>洛威爾揪出了不少錢達的數據,令其東躲西藏,很是難受。她這次動了真格,傾盡所有備用資源攻擊那台服務器,因為她知道,如果自己不消滅錢達在那台服務器上的所有分身,就等於向錢達亮出了我們的底牌,下次再見到他就會任人宰割了。可是就在她要大開殺戒的時候,服務器被切斷了。

麥蒂飛快地打字:

>你說什麽?你關閉了所有的網絡連接?

>不,有人拔出了網線。

>什麽?

>錢達觸發了一個警報系統,這令信息技術部門的員工進入高度戒備狀態。作為預防機制,他們拔出網線。錢達和洛威爾大部分都困在服務器上,我丟失了自己的那一段數據,然後被拋了出來。

>後來你回去查看洛威爾的狀況了嗎?

>看了,所以我才發現那是一個陷阱。錢達在服務器上隱藏的自己比我們察覺的要多,他一定是故意暴露弱點,把一部分自身數據當作誘餌,吸引洛威爾全身心投入進去,然後再觸發切斷連接的警報。在那之後,他擊敗洛威爾,擦除了洛威爾被困在那裏的所有數據。

>一定還有備份,是嗎?

>是,我去尋找過。

“噢,不。”媽媽說。

“怎麽了?”

媽媽把手放在麥蒂的肩膀。有人提醒她還是個孩子的感覺真好。這些天來,麥蒂總是覺得只有自己理解正在發生的事情。

“這是個古老的把戲——內戰時就有人使用,很像蟻餌。”

麥蒂想到了盛著有毒食物的小盒子,被人們放在廚房的墻角,螞蟻爬進去,高興地把裏面的食物搬回到它們的洞穴,這樣毒藥就會積累起來,殺死蟻後。

>住手,爸爸!住手。

>啊,你知道怎麽回事了,是嗎?真是比你老爸聰明啊。

>媽媽想到的。

>歷史學家總是比常人警覺。她說得對,這也是一個陷阱。我醉心於截獲錢達所有的網絡通信,結果我捕獲的數據包卻是一種病毒,一種追蹤工具,而我卻毫不知情。隨著我到各處查看洛威爾的備份,它們的地址也被我暴露給錢達和他的同夥。他們追隨著我完成了攻擊,洛威爾已經不存在了。

>太令人傷心了,爸爸。

>她清楚這種風險。但是我還沒告訴你們最糟糕的。在印度軍用服務器上殺死洛威爾後,錢達等待通信恢復便完成了自己的夙願。打開電視你們就會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