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祭者之章(四)

兩個月後,我徹底火了,遠超我預估地火了。

在這兩個月裏,其實我只做了兩件事——

第一件事是攻擊別人,這個“別人”可以是一個人、一群人、一個群體、一個階級、一件事、一系列事、一種現象、一種文化等等等等,只要是具有一定知名度或者話題性的,只要是我認為夠得上“祭品”標準的,都可以。

而第二件事嘛,就是用輿論戰的技巧為自己的攻擊行為收尾。

當然,我的對手也不全是傻瓜,有些對手很強、很有經驗,畢竟煽動網絡暴力這種事並不是我的專利;好在我挑選的目標全都是有話柄的、都是本來做人就不幹不凈的……所以他們終究是有著不可彌補的弱點的。

不過話說回來,誰又沒有呢?

這世界上最完美的公關,就是根本不要當什麽公眾人物,甚至不要有太多的人際交往——讓你的名字不被太多人知曉,讓你做過的一切都成為你自己的秘密。

否則,終有一天,任何一個坐在屏幕前敲打著鍵盤的無名氏都可以來攻擊你。

即使是那些在生前為這世界做出過傑出貢獻、留下過寶貴財產的人,也難逃此劫。

也只有在他們剛死的時候,你才能看到幾乎所有的人都擺出一副緬懷、悲愴和感慨的樣子;這個時候,誰要是敢發出一絲絲不同的聲音,立刻就會被萬人唾罵。

而那些悲傷感慨者呢,其實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從來沒有掏錢去看過那位逝者演的電影,從來沒有學習過那位逝者寫的科學理論,從來沒有讀過那位逝者寫的文學巨著,甚至僅僅只是知道逝者的名字、連他/她最顯著的成就究竟是哪些都不甚清楚。

人們聚在一起,抒發著廉價的同情和感傷,仿佛這一刻他們也都變得聖潔了、淵博了。

但說到底,這些人也沒有錯,因為這是人性;有些時候,虛榮和自欺也是善良的一部分,人情世故,無非如此。

只是,若幹年以後,時間終會洗去那些在死時受到無比尊崇之人的光環,讓他們的名字和生平在以訛傳訛之中成為那些無名氏茶余飯後、評頭論足的對象。

有點兒扯遠了,還是說回我吧。

互聯網上的我,並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一個角色。

他是一個具有學術背景和專業素質的知識者;一個進言社會並參與公共事務的行動者;一個具有批判精神和道義擔當的理想者……

簡單地說,是個典型、且激進的公知。

從我開始扮演這個角色時起,我便已無法再回頭。

“厲小帆”這個名字,也早已不再只是一個名字而已;它成了一面旗幟,在這面旗幟下,已匯聚了很多的人,他們和大部分民眾一樣,比起獨立、客觀地思考問題……他們更願意去追隨一名扛旗者,讓別人告訴他們應該怎樣去看待各種問題。

或者就是在意見領袖的帶領下,帶著先入為主的偏見再去思考,然後得出一個類似自我說服般的結論。

我,需要這些人,我也喜愛著這些人。

他們就像是歐洲中世紀時期的愚昧村民,高舉著手中的火把,站在宗教和道德的高地上,躲在“法不責眾”的庇護下,在少數別有用心的人的指引中,去燒死了一個又一個的女巫。

而我做的事情,只是確保他們沒燒錯人。

仰仗著這些民眾,我變成了公司裏炙手可熱的紅人,現在別說羅主編了,單位的大領導們對我都得忌憚三分。

我現在甚至都不用按時上下班了,我可以以“調查”為名,隨意安排自己的出勤時間;起初我還會象征性地通過郵件通知一下羅主編我今天來不來,後來幹脆就連招呼也不打了。至於我寫的文章,羅主編自然也不敢再提什麽意見,他連半個字都不敢改,更別說退我的稿。

說到底……有他、或沒有他,待在這個公司、或不在這個公司,對我來說已經沒有什麽區別。

如果我願意,我可以立刻辭職,去當一名獨立調查記者,一個所謂的“自媒體人”;這個單位對我而言,本就是一個跳板,現在我已經起飛了,這個跳板要是不礙手礙腳的,我也不介意在這兒多領一份工資,要是妨礙到我,那甩掉它、然後再狠狠去踩上一腳,都是可以的。

……

二月上旬,年關剛過,全國人民都還沉浸在新年的喜慶之中,而我則進了拘留所。

這事兒,還得從幾天前說起……

年前,我來到一座三線城市,調查關於當地工業汙染和貪腐的一些傳聞。

幾天的時間,我走了很多地方,拜訪了很多人,然後,不出意外的,被盯上了。

我以前聽聞過有女同事在一些地方被警方直接用酒店鑰匙打開房門以“掃黃”為名進行突擊檢查的事情,沒想到類似的事情也發生在了我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