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海因萊因和他的《嚴厲的月亮》

姚海軍

 

被譽為“美國現代科幻小說之父”、“美國科幻空前絕後的優秀作家”、“美國科幻黃金時代四大才子之一”的羅伯特·海因萊因誕生於1907年7月7日,1925年進入安那波利斯海軍學院學習,畢業後作為航空母艦和驅逐艦的士官在海軍服役。1934年,海因萊因因病退役,重返大學,學習數學和物理學,但很快因病輟學。在成為一名科幻作家之前,海因萊因從事過許多職業:當過銀礦礦工,做過建築商,甚至還動過從政的念頭。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使美國經濟陷入蕭條,正在費城美國海軍實驗站擔任工程師的海因萊因被債務壓得擡不起頭來。恰在此時,一家科幻雜志刊出了一則科幻小說征文比賽的啟事,獎金是五十美元。從小就是科幻迷的海因萊因決定爭取這五十美元的獎金,可是,當他寫完他的處女作後,卻覺得它應該值更多的錢,就把它寄給了當時最著名的科幻雜志《驚人故事》。《驚人故事》的主編——大名鼎鼎的坎貝爾——慧眼識金,當即以七十美元買下了這篇小說,它就是海因萊因的短篇傑作《生命線》(Life-Line)。

 

在《生命線》中,海因萊因將人生描繪成一條“粉紅色蟲子”,從遙遠的過去一直通向未來。現時只是這條“蟲子”的某個斷面,人們完全可以從這個斷面推測出“蟲子”的首尾,也就是人的過去與未來。

 

海因萊因的第一篇作品就顯示出與眾不同的才華。對此,美國著名科幻評論家詹姆斯·岡恩這樣評論道:“海因萊因在三十二歲時找到了自己的職業;與此同時,坎貝爾則找到了他的明星作家。”

 

海因萊因的早期作品,主要是“未來史”叢書。他著名的《未來史叢書綱要》於1941年發表後,曾為許多科幻作家仿效。以此為基礎,他創作了大量的“未來史”故事,這些故事在20世紀50年代集中收錄在《出賣月球的人》(The Man Who Sold the Moon)等中短篇集中。這些集子一版再版,至今仍然熱銷。

 

二戰結束後,海因萊因開始在美國一流文藝刊物《星期六晚郵報》上連載他的“未來史”系列的重要作品《地球的綠色山丘》(The Green Hills of Earth)。這次連載可算是美國科幻的一個歷史性事件,它標志著科幻小說從廉價的三流讀物向高級的娛樂作品的躍升。

 

海因萊因還寫了很多少年科幻故事,其中的《伽利略號火箭飛船》(Rocket Ship Galileo,1947)的構思為1950年的科幻電影《目的地:月球》所采用,而這部電影則是20世紀50年代科幻電影走向繁榮的起點。海因萊因隨後又連續出版了《滾石太空家族》(The Rolling Stones,1952)、《星球人瓊斯》(Starman Jones、1953)、《星獸》(The Star Beast,1954)、《銀河公民》(Citizen of Galaxy,1957)等一系列少年科幻故事,在少年科幻小說領域贏得了受人尊敬的地位。

 

20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是海因萊因科幻創作的鼎盛期,他連續出版了《傀儡主人》(The Puppet Master,1951)、《進入盛夏之門》(The Door into Summer,1957)等一系列高水準的科幻長篇,其中,《雙星》(Double,1956)、《星船傘兵》(Starship Troopers,1959)、《異鄉異客》(Stranger in a Strange Land,1961)和《嚴厲的月亮》(The Moon is a Harsh Mistress,1966)為海因萊因贏得了四座雨果獎獎杯。

 

海因萊因一生創作了十多部短篇科幻小說集、三十多部長篇科幻小說,其中,《異鄉異客》僅在美國就賣出了七百萬冊;1946年、1961年、1976年,海因萊因三次被邀為世界科幻大會的主賓;世界科幻小說協會從1974年起開始不定期頒發“科幻大師獎”,海因萊因是第一個榮獲“大師”稱號的科幻作家。

 

1988年,海因萊因逝世。美國華盛頓特區為表彰他的傑出貢獻,特別為他頒發了“傑出公民勛章”。

 

《嚴厲的月亮》是海因萊因的第二十五部長篇科幻小說,也是海因萊因最重要的長篇作品之一。

 

在《嚴厲的月亮》中,月球從一個令人向往之所變成了關押罪犯的流放地。被流放者生活在地下城市之中,地球同盟通過傀儡政府管理著月球,以確保地下農場產生的糧食以低廉價格出口地球,解決地球世界日益突出的糧食危機。地月貿易的不平等導致了大多數月球人只能生活在溫飽線上。另一方面,月球資源的迅速消耗(尤其是水資源),則已經危及到了整個月球世界的安全。月球的形勢正如1775年獨立戰爭前夕的美國,於是,以德拉帕紮、曼尼爾等人為代表的月球人在一台名為邁克的超級計算機支持下,掀起了一場擺脫地球盤剝的獨立革命。

 

不少評論家將《嚴厲的月亮》稱為“美國獨立戰爭的月球版”。這一點不僅表現在故事背景上,在其中的幾個主要人物身上也可以得到印證。我們在月球革命的思想主導者貝爾納多·德拉帕紮教授身上,可以看到《美國獨立宣言》的作者托馬斯·傑斐遜的影子;而同情革命、並為之傾盡資財的斯圖·拉茹瓦,則讓人聯想起美國獨立戰爭中的那個把一切都奉獻給了美國革命的法國人拉法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