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部 韓信篇(第3/46頁)

項羽道:“怎麽會呢?叔父要我叫你‘亞父’,就是要我拿你當父親看待。亞父有話盡管直說。”

範增道:“阿籍,你為人磊落,襟懷坦蕩,這正是我所欽佩的,但也是我所為你擔心的。你的性格,不像是一個成功的帝王所該有的啊!”

項羽道:“亞父,我不明白你的意思。”

範增道:“從來成大事者不拘小節,我們所看到的古往今來的大英雄、大豪傑,其實都有詭詐殘忍的一面,只不過不為常人所知罷了。戰場無情,宮廷無義,如果他們只是一味講究仁義道德,一輩子也不可能成功!宋襄公打仗都要講什麽‘君子不乘人之危’,結果呢?差點把命都丟了。”

項羽道:“我沒有迂腐到那種程度,我不反對用計,只是不喜歡用那些過於陰險毒辣的詭計。”

範增道:“計策只是一種工具,有什麽善惡之分?再卑劣的計策,只要它能成功,就是好計,就該用它。”

項羽道:“可是借助詭道而得來的一切,還能保持正義的本色嗎?”

範增道:“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他的正義誰曾懷疑?但你知道他的國君之位最初是怎樣來的嗎?他是殺了他兄長公子糾而得位的。決定正義與非正義的,不是在鬥爭中走正道還是詭道,而是鬥爭的最終目的。就像你叔父擁熊心為楚王,不也是為了推翻暴秦而采取的一種策略?你自己也知道,他算什麽楚王?不過是你叔父手中的傀儡罷了。只因為他的楚王血統,能為我們號召更多的人,你叔父才用他做招牌的。”

項羽聽他用叔父項梁的行為做譬喻,心中有些不快,道:“那不一樣。”

範增道:“有什麽不一樣?”

項羽說不出來,只得道:“反正我不想讓後人說,我的成功是用陰謀詭計換來的。”

範增道:“陰謀詭計又怎麽了?‘竊鉤者誅,竊國者侯’,自古皆然。只要所圖是帝王之業,一旦成功,有誰敢質疑你成事的手段?”

項羽說不出反駁的話來,只得沉默,但臉上不以為然的神情非常明顯。範增看出來了,他嘆了口氣,站起來走到軍帳門口,撩開帳門準備出去,好讓項羽一個人靜下心來想想。但撩開帳門的手突然停在了那裏,若有所思地看著外面。他一會兒,又放下帳門,回頭對項羽道:“韓信這個人,你真的不肯用嗎?”

項羽道:“是的。”

範增嘆了一口氣道:“人才難得,希望你再考慮考慮。如果你實在不想用他,那麽最好把他看住了。”

項羽詫道:“為什麽?”

“他的才智太可怕了。這樣的人若為他人所用,會後患無窮。”說完,範增掀開帳門走了。

為他人所用?後患無窮?項羽覺得好笑。誰會重用一個鉆過人家褲襠的膽小鬼?亞父真會大驚小怪。

他根本沒把韓信的事放在心上,轉而開始思考起明天要做的大事了……

第二天清晨,項羽單獨朝見了宋義,沒有人知道軍帳中究竟發生了什麽,只看到項羽片刻工夫就出來了,手中還拎著宋義那顆血淋淋的腦袋!

項羽宣稱:“宋義暗中與齊國勾結,圖謀反楚,楚王密令我誅之。”

諸將從最初的震驚中清醒過來後,無一敢對如此大逆不道的舉動說半個“不”字。況且,宋義此前在軍情緊急的情況下還好整以暇地送他兒子去齊國為相,確實有勾結齊國的嫌疑。至於說宋義反楚,那自然有些牽強,但人都已經死了,誰又高興為給一個死人翻案而得罪強硬慣了的項羽呢?所以,幾個善於察言觀色的逢迎之徒甚至還討好地說:“首先扶立楚懷王的,就是將軍的叔父。如今,將軍又替我大楚誅滅了叛國之臣,真乃楚國之柱石也!”

項羽派人將這個消息通報給了懷王,懷王不得不追認了那道他根本沒有發出的詔命,並命項羽取代宋義任上將軍之職。

項羽迅速指揮楚軍渡過漳河,援救巨鹿。

渡河之後,項羽下令:鑿沉渡船,砸爛釜甑,燒毀屋舍,士卒每人只帶三日口糧,以示絕無退路。

這道前所未有的破釜沉舟之令,極大地激發了楚軍的戰鬥力。楚軍將士人人奮不顧身,以一當十,向強大的秦軍發起了一輪又一輪的進攻。

秦軍運糧的甬道被截斷了。

秦國堅固的陣線開始瓦解。

……

秦將蘇角被殺,王離被俘,涉間自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