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二(第2/3頁)

太史仲修走到李斯面前:“丞相,回去吧。現在就是這樣,什麽辦法也沒有。”

李斯心中一酸:“我真想念過去的秦王。”

仲修嘆了一口氣:“我們也一樣。學學國尉吧,道不用則隱,省得傷心。”

李斯轉頭看著始皇帝離去後空空的甬道,惆悵許久,忽地一頓足,恨恨地道:“都是那個妖孽!國尉說得不錯,妖孽禍國,從來如此。”

仲修眼中閃過一絲迷惘:“誰知道呢?我治史三十余年,從未聽說過那種事。也許他真是神靈也說不定……”

“妖孽!絕對是妖孽!”李斯咬牙切齒地道,“哪有神靈這樣蠱惑人主禍亂天下的?”

始皇帝熱切地盼望著早日成仙,獲得長生。然而,就像存心跟他作對似的,不吉利的事情偏偏一件接著一件發生。

占候者稟報:熒惑星犯心宿三星,天象示警!

一顆隕星墜落在東郡,隕石上刻著“始皇帝死而地分”七個字。

一個來去無蹤的鬼魅現身於華陰平舒道,留下一句“今年祖龍死”的不吉之言。

……

件件都是最觸他忌諱的事。他的脾氣越來越壞,左右近臣越來越提心吊膽。

威懾性的大規模屠殺似乎已沒有什麽效果。始皇帝決定,再一次外出巡遊,以祓除不祥,消解心中的煩悶。

這一次伴隨著始皇帝出遊的,有左丞相李斯和始皇帝的幼子胡亥。沒有人能料到,這次隨駕人員的組成,竟會對帝國的命運產生巨大的影響。

始皇帝巡行到雲夢,在九嶷山望祭虞舜。再沿江而下,興致勃勃地觀賞了沿途風景。渡海渚,過丹陽,至錢塘,渡浙江,登上會稽山,祭祀大禹。並和以前一樣,面向茫茫大海,立下了為自己歌功頌德的石碑。然後過吳縣,從江乘縣渡江,沿海北上,到達瑯琊。

方士徐巿等曾聲稱:海中確有神山仙人,也有長生不死之藥,他們之所以耗費繁多而未得,只是因為在海上多次遭到大鮫魚的襲擊,無法到達。不知為何,本已對這幫方士深感失望的始皇帝居然相信了這個可笑的說法,這次出海還命人帶上巨型漁具,自己也備上強力連弩,等候這種大魚的出現。

從瑯琊北航到榮成山,沒見到什麽大魚。再航行到芝罘山,見到了巨魚,還射殺了一條,但不知是否就是徐巿他們所說的那種。

回來的路上,始皇帝與沿途接駕的官員見面的次數漸少了。行至沙丘以後連隨從百官都難以見到始皇帝一面,只有丞相李斯、內侍趙高等少數幾個人才能進皇帝的辒辌車。

一騎快馬飛馳上郡。

輕柔的帛書從扶蘇手中飄落到地上。

扶蘇顫抖著接過佩劍,慢慢拔劍出鞘。使者站在一旁冷冷地看著。

蒙恬從外面沖進來,一把抓住扶蘇的手:“公子,你要幹什麽?”

扶蘇指了指地上的帛書:“你自己看吧。”

蒙恬撿起帛書,看了一遍,擡起頭對扶蘇道:“公子,千萬不要自殺,詔書有詐!”

扶蘇茫然地看著前方:“是父皇的筆跡,是父皇的印璽,是父皇的佩劍,有什麽假的?”

蒙恬用力抓住扶蘇的肩頭,大聲道:“印璽和佩劍可以盜用,陛下的筆跡李斯、趙高都會模仿!公子,你好好想想……陛下命我率三十萬大軍駐守在此,又任命你為監軍。給予我們如此重任,卻突然下了一道詔書要我們自裁,你不覺得很可疑嗎?”

使者不耐煩地佯咳一聲。

扶蘇慢慢將目光移向蒙恬,慘然一笑:“不,這確實是父皇的意思,我知道。”

扶蘇按照父親的要求自殺了。蒙恬拒絕自殺,但同意交出兵權,被關押起來。

車駕到鹹陽,治喪文告發布,群臣才知道:始皇帝已在歸途中駕崩了。

丞相李斯傳達了始皇帝的遺詔:立幼子胡亥為太子。

始皇帝的遺命太離奇了:賜死長子,傳位幼子。此前他還從未表露過要廢長立幼的意向。到底是什麽原因導致他在生命的最後一段時間裏做出了如此異常的決定?

有人開始懷疑:遺詔被人動了手腳。

有人開始猜測:最接近始皇帝的李斯和趙高一定隱瞞了什麽。

……

然而,不管有什麽樣的懷疑,什麽樣的猜測,都不能阻止胡亥以太子的身份理所當然地登上皇位,成為秦朝的二世皇帝。

新皇帝的殘暴和無能很快顯現了出來:一即位,他就下令,讓後宮所有沒生子女的宮人為先帝殉葬;他在趙高的唆使下,誅殺了一大批功勛卓著的先朝老臣和數十位公子、公主,以確保無人能對他那來歷不明的帝位造成威脅;為了樹立起自己的威信,他仿效他的父皇,也浩浩蕩蕩地東巡南下,到處刻石頌德——盡管他實際上無德可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