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星播種(第2/16頁)

我沒想到這件小事竟有人記得,我甚至有點凜然而懼:一個人的一生中,有多少雙眼睛在默默地觀察你啊。何律師盯著我眼睛深處,微笑道:

“看來你回憶起來了。沙女士說,從那時起她就發現你天生慧根,天生與科學有緣。”

我猜度著,沙姑姑的遺產大概與科學研究有關吧,可能她有某個未完成的重要課題等待我去解決。我很感動,但更多的是苦笑。少年時我確實有強烈的探索欲,無論是磁鐵對鐵砂的吸引,還是向日葵朝著太陽的轉動,都能使我迷醉。我曾夢想做一個洞悉宇宙奧秘的科學家,但最終卻走上經商之路。人的命運是不能全由自己擇定的。

“謝謝沙姑姑對我的器重。但我只是一個商人,在商海中幹得還不錯。我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即使我真的有慧根,這慧根也早已枯死了。”

“沒關系,她對你非常信賴,她說,你一旦回頭,便可立地成佛。”他強調道,“一旦回頭,立地成佛,這是沙女士的原話。”

我既感動,也有些好笑,看來這位沙姑姑是賴上我啦!她就只差說“苦海無邊,回頭是岸”了。不過,如果繼承遺產意味著放棄我成功的商業生涯,那沙姑姑恐怕要失望了。但我仍然禮貌地等客人往下說。老於世故的何律師顯然洞悉我的心理,笑道:

“我已經說過,這是我最困難的一次律師業務。你是否接受這筆遺產,務請認真考慮後再定奪,你完全可以拒絕的。”他歉然說,“對不起,我現在還不能宣布遺囑的內容。遵照我當事人的規定,請你先看看這本研究筆記,如果你對它不感興趣,我們就不必深談了。請你務必抽時間詳細閱讀,這是立遺囑人的要求。”

他從黑提包裏取出一本薄薄的筆記,鄭重地遞給我,然後含笑告辭。

這位狡猾的老律師成功地勾起我的好奇心,我匆匆安排了一天的工作,帶上筆記本回到家中。家中沒有人,我走進書房,關上門,掏出筆記本認真端詳。封皮是黑色的,已有磨損,顯然是幾十年前的舊物。它靜靜地躺在我手中,就像是慣於保守秘密的滄桑老人。筆記本裏究竟藏有什麽秘密?

我鄭重地打開它。不,沒什麽秘密,只是一般的研究筆記,是心得、雜記和一些實驗記錄。遣詞用句很簡練,看懂它比較困難,不過我還是認真看下去。後來,我看到一篇短文,一篇不足千字的短文,這篇短文影響了我的一生。

《生命模板》

20世紀後半期,科學家費因曼和德雷克斯勒開啟了納米科學的先河。他們說,自古以來人們制造物品的方法都是“自上而下”的,是用切削、分割、組合的方法來制造。那麽,為什麽我們不能“自下而上”呢?可以設想制造這樣的納米機器人,它們能大量地自我復制,然後它們去分解灰塵的原子,再把原子堆砌成肥皂和餐巾紙。這時,生命和非生命、制造和成長的界限就模糊了,互相滲透了。

這當然是一個美好的設想,可惜其中有一個重大的缺陷——當納米機器人大量復制時,當它們把原子堆砌成肥皂和餐巾紙時,它們所需的程序指令從何而來?毫無疑問,這個指令仍是自上而下的,因此就形成宏觀世界到納米世界的信息瓶頸。這個瓶頸並非不能解決,但它會使納米機器人大大復雜化,使自下而上的堆砌煩瑣得無法進行。

有沒有簡便的真正自下而上的方法?有。自然界有現成的例子——生命。即使最簡單的生命,如艾滋病毒、大腸杆菌、線蟲、蚊子,它們的構造也是極復雜的,遠遠超過汽車、電視機等機器。但這些復雜體卻能按DNA中暗藏的指令,自下而上地建造起來。這個過程極為高效和低廉。想想吧,如果以機械的辦法造出一架功能不弱於蚊子的微型直升機,需要人們做出多麽艱巨的努力!付出多少金錢!而蚊子的發育呢,只需要一顆蟲卵和一池汙水就行了。

由於生命體的極端復雜和精巧,人們常把它神秘化,認為它只能是上帝所創造,認為生命體的建造過程是人類永遠無法破譯的黑箱。實際上並非如此,只要用還原論的手術刀去剖析它,就會發現它也是一種自組織過程,僅此而已。宇宙中的一切都是由自組織形成——宇宙大爆炸形成的誇克;宇宙星雲中產生的星體;地球巖石圈的形成;石膏和氯化鈉的結晶;六角形雪花的凝結;等等。宇宙中的四種力:強力、弱力、電磁力和引力是萬能的粘黏合劑,是它們促使復雜組織能自發地建造。

生命也是一種自組織,不過是高層面的自組織。兩者的區別在於:非生命物質自組織過程是不需要模板的,或者說它也要模板,但這種模板很簡單,宇宙中無處不有。所以,太陽和100億光年外的恒星可以有相同的成長過程;巴納德星系的行星上如果飄雪花,它也只能是六角,絕不會是五角。而生命體的自組織需要復雜的模板,它們只能產生於難得的機緣和億萬年的進化。但不管怎麽說,生命體的建造本質上也是一種物理過程,是由化學鍵(實質上是電磁力)驅使原子自動堆砌成原子團,原子團變形、拓展、翻卷,直到生命體建造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