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蓋婭之陽(第4/6頁)

“如果換算成神話學家懂得的單位,一百微秒差距等於多少呢,葛蘭?”

“等於三十億公裏,大約是端點星距離端點之陽的二十倍。這麽講有點幫助嗎?”

“幫助可大了。但我們不應該再湊近一點嗎?”

“不行!”崔維茲擡起頭,露出驚訝的表情,“現在還不可以。我們既然聽說了有關蓋婭的傳聞,為何還要冒失?有膽量並不等於瘋狂,讓我們先來觀察一番。”

“觀察什麽,葛蘭?是你說的,我們還看不到蓋婭。”

“肉眼當然還看不到。可是我們有望遠顯像儀,還有一台傑出的電腦,可以進行高速分析。我們當然可以先來研究蓋婭之陽,或許還能再作些其他觀測。放輕松吧,詹諾夫。”他伸出手來拍拍對方的肩膀,像個長輩一樣。

頓了一下之後,崔維茲又說:“蓋婭之陽應該沒有伴星,即使有,那顆伴星也非常遙遠,遠超過我們目前和它的距離。而且它頂多是紅矮星,這表示我們根本不必顧慮。蓋婭之陽是一顆G4型恒星,代表它的行星很有可能適宜住人,這是個好現象。假使它的光譜型是A型或M型,我們現在就該向後轉,沒有必要再前進了。”

裴洛拉特說:“也許我只是個神話學家,但我想請問,難道我們不能在賽協爾上,測量出蓋婭之陽的光譜型嗎?”

“當然可以,而且做過了,詹諾夫,但在近距離再做一次又有何妨。蓋婭之陽擁有一個行星系,這點並不令人驚訝。目前可以看到兩顆氣態巨星,其中一顆又大又亮,除非電腦對距離的估計錯誤。在這顆恒星的另一側,很可能還有一顆類似的行星,可是不容易偵測到,因為我們剛好相當接近行星軌道面,這純粹是巧合。我還無法發現內圍有些什麽,這也是理所當然的事。”

“這樣很糟嗎?”

“並不盡然,我早就料到了。適宜住人的行星都是由巖石和金屬構成,體積比氣態巨星要小很多,而且都極為接近恒星,否則不可能有足夠的溫度。上述這兩個條件,都使我們難以在這麽遠就觀測到。這就代表說,若想探測蓋婭之陽周圍四微秒差距的區域,我們必須移到相當近的距離。”

“我準備好了。”

“我還沒有,我們明天才要進行另一次躍遷。”

“為何等到明天?”

“有何不可?我們緩上一天,一來讓他們出來抓我們,二來如果我們偵察到他們的蹤跡,發現情況不妙,也許還能溜之大吉。”

03

第二天,崔維茲一絲不苟地指揮電腦工作,要它計算出數種前進航線,再試著從中選擇一個最佳方案,整個過程緩慢而謹慎。由於缺乏精確數據,他只能憑借直覺行事,可惜直覺未能提供任何幫助。他時常體會到的“自信”,這回始終未曾出現。

最後,他終於將躍遷指令注入電腦,太空艇隨即遠離行星軌道面。

“這樣我們就能有較佳的整體視野。”他說,“因為不論那些行星在軌道的哪一部分,我們都能取得它們和蓋婭之陽的最大視距。而他們——不論他們是何方神聖——也許不會對軌道面以外的區域偵察得太仔細,至少我希望如此。”

目前他們距離蓋婭之陽將近五億公裏,和那顆最內圍、最龐大的氣態巨星幾乎相同。崔維茲將那顆行星以最大倍率顯像在屏幕上,好讓裴洛拉特盡情觀賞一番。即使忽略周圍三道稀疏而狹窄的碎石環,那仍是極其壯觀的畫面。

“它照例擁有一串衛星,”崔維茲說,“但它距離蓋婭之陽這麽遠,因此所有的衛星都不適宜住人。而且,也沒有哪顆衛星上有人類的蹤跡,比方說在玻璃穹頂內,或是其他極端人工化的環境中。”

“你又怎麽知道?”

“因為我們接收到的無線電雜訊,並不具備人工波源的特征。當然,”為了避免以偏概全,他補充道,“上面還是可能有科學觀測站,只不過他們費盡心血將無線電訊號屏蔽起來,再加上氣態巨星產生的無線電雜訊,便足以掩蓋他們的蹤跡。話說回來,我們的無線電接收裝置極為靈敏,我們的電腦又非比尋常,所以我敢說,那些衛星上有人類居住的幾率小得可憐。”

“這是否表示蓋婭並不存在?”

“不,這表示蓋婭即使存在,也沒有在這些環境惡劣的衛星上殖民。也許是它沒有能力,或者只是興趣缺缺。”

“好吧,那麽究竟有沒有蓋婭?”

“耐心點,詹諾夫,耐心點。”

崔維茲以近乎無窮無盡的耐心望著這片天宇沉思。但他終於停了下來,說道:“坦白講,他們到現在還沒有出來抓我們,可真有點令我灰心。照理說,如果他們擁有傳說中的能耐,早該對我們有所反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