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遙望地京

新亞洲星系,不考慮後發現的新京星域,把最初的天京、地京與太亞WH兩兩連線的話,就是一個面積達到四百多平方光年的等腰三角形。其中底邊為太亞WH與天京的連線,長度約24光年。

而UAC占領區與新亞洲共和國的軍事分界線就是一太亞WH到DT3之間的連線,當然實際肯定不是一條直線,而是有點犬牙交錯。其中新亞洲占領的DT3更靠近地京,而控制在UAC手中的太亞WH反而離天京近。

在除了新亞洲共和國之外的各國星空圖裏,UAC占領區就像斜斜地在這個等腰三角形上切了一刀,總面積不及另一邊,卻占據了其中兩個角。

在戈林上將的領導下,UAC新亞洲星系方面軍寧願在地京-天京航線方向上丟失一些星域,也不會放松太亞WH的防務,這才造就了如今這種奇怪的格局。

不過必須承認,戈林上將的戰略思路是正確的,只要太亞WH一天掌握在他手中,新亞洲星系方面軍就會一直屹立在新亞洲星系,不光是UAC國內奈何不了他,就連新亞洲共和國也沒能力奪回地京。

這是一位非常務實的軍事戰略家,所以他會兩頭下注,在NO裏參一腳也就不奇怪了。如果不是他的野心太大,始終不肯放手新亞洲星系方面軍,只要他肯回到新美洲星系,作為UAC聯邦最高軍職的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非他莫屬。

只是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身為軍職,必須受到國防部長和聯邦總統的雙重管轄,政治地位還不如政治軍事一把抓的新亞洲星系方面軍總司令,也難怪他不願放手。

同樣的道理,UAC新非洲星系方面軍總司令查爾丹頓上將也是一位實權封疆大佬。只不過他沒有戈林上將的這種野心,不是NO能夠利誘的對象而已。如果連查爾丹頓也是NO的人,那麽Awa-ker啥也不用做了,還是趕緊解散“暴風藍”艦隊,老老實實地當一個純粹的覺醒者民間組織。

在五大星系四大國中,UAC的軍力一個頂倆,但是卻有四分之一強已經被NO侵蝕。雖然余威猶在,但NO肯定會將其放在最後來解決。

而新亞洲兵力次之,雖然被NO實際控制的艦隊不多,但軍政高層卻不是一條心,且被嚴重滲透,反而是最容易被NO控制的一個國家。

至於新歐盟,這個國家的運氣實在不怎麽樣,新歐洲星系至今仍未找到任何一顆宜居行星,只能繼續將發展的重點放在新非洲星系的夾縫中。這樣一個國家是沒有能力阻止NO的。

最後就是地球聯邦,偏安太久的這個永久中立國軍隊已經沒有多少戰鬥力可言,甚至還不如NO自行組建的艦隊。加上又有麥克阿瑟家族這樣的NO核心成員為內應,根本不足為慮。

可以這麽說,除非UAC不怕把戈林上將和他掌控的新亞洲星系方面軍逼反,否則現在能制衡NO的就只有Awa-ker這樣一個民間組織。

正是出於這種考量,在明知道自己力量還很薄弱的當下,Awa-ker還是讓風宇和“暴風號”遠征新亞洲星系,盡可能地給NO制造一些麻煩,延緩一下他們的腳步。

W1作為戰略要地,UAC不允許民用飛船駐留,最好連補給都不要在這裏進行,所以“暴風號”很快就通過了W1,向地京方向航行。

從W1到地京星域,直線距離是36.9光年,航程則會達到40光年出頭。那是因為二代躍遷引擎的速度所限,使得大部分的艦船航行都需要以星系為航段,分段補給食物及燃料等常用物資,將更多的倉容留給貨物。

一旦到了三代躍遷引擎普及,從W1飛到地京所需要的時間也就是半個月,中間將不再需要停靠任何港口進行補給。屆時太空航運業將會面臨一次大洗牌,一些原本作為主航道中轉站的K型星域將有極大的可能走向沒落甚至直接被廢棄,或者僅作為軍事用途。

現在各國已經在著手準備這個問題。然而更加嚴重的問題是艦隊的航行能力得到極大的加強,以新亞洲星系UAC占領區為例,新亞洲太空軍從DT3飛地京還用不了一周時間,原先的DT1、DT2戰略縱深一下子化為烏有。

為了應對這種情況,戈林上將不得不將更多的艦隊收縮回地京星域進行密集防守,同時加強對進入該星域的民用飛船管控,嚴格程度甚至超越了太亞WH的過境邊檢。

說起來太亞WH的過境邊檢算是比較寬松的,不像太非WH那樣有嚴格的登船檢查機制。這裏的做法是由銀河系那邊進行詳細邊檢,然後通過通勤船將申請過境的船只清單遞交這邊接收。UAC收到清單之後,決定是否要拒絕某些艦船入境,其余就在繳稅之後正常放行。而UAC對於出境船只的管控更為寬松,只要老老實實申報繳稅即可放行,依然將查緝走私船的邊檢工作留給銀河系那邊去處理。

話說回來,“暴風號”已經順利進入新亞洲星系,無需再去考慮太亞WH的邊檢工作,而是要想想如何獲準進入地京星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