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皇太極的否極泰來

南直隸,江北,揚州府

這片土地最早是吳國的邗城,在東晉設廣陵郡,至唐代改稱揚州,它南臨長江,北通中原,早在春秋戰國時代,就已經是重要的交通樞紐。大運河最古老的一段便在此處,由吳王夫差所建,時稱邗溝。

至隋代南北大運河開通之後,揚州更是成為了江海合一的大型港口,以其得天獨厚的優勢,成為天下航運和商業的中心。隨著唐朝中期之後中國的經濟中心慢慢南移,江南地區的人口增加、經濟發展,使得揚州的商業地位更加穩固,它通過長江流域連接巴蜀、兩湖、江西、江浙,通過大運河連接北方,通過沿海連接福建、廣東,還有跟日本、大食、波斯、印度的海外貿易,一時間成為了唐代中國最為繁華的商業城市,詩稱“十裏長街,十萬人家,夜市千燈,高樓紅袖。”就連著名的日本遣唐使也往往在揚州登陸。

在明代,京杭大運河全程貫通,再無陸路中轉,揚州因為地處於大運河的黃金地段,南北交匯,故而繁極一時,人口一度多達八十萬。這裏不僅有富可敵國、奢侈無度的鹽商,讓天下好色之徒垂涎的揚州瘦馬,還有大名鼎鼎的二十四橋風月,各路文人墨客流連其中,留下無數千古傳誦的詩句。

雖然在經歷了聞香教徒和明朝官軍的大半年拉鋸戰之後,這座淮左名都的風韻已然被戰火摧殘了不少。但在來自於遼東白山黑水的滿洲韃子眼中,依然是繁華富饒得令他們贊嘆和垂涎——盡管這些滿洲大爺已經不再是過去僻處邊荒的鄉下土鱉,而是在這一年來的中原征伐中,見識過不少市面了。

“……古人有雲,帶錢十萬貫,騎鶴下揚州!這淮揚之地,果然是繁華富庶,可以供養十萬大軍呐!”

皇太極興致勃勃地手握馬鞭,策馬緩緩行走在揚州府城的街道上,一邊欣賞著四周鱗次櫛比的樓宇,一邊如此說道,“……親家!你看,我大清雖然稍有小挫,但畢竟得祖宗庇佑,還有這上千裏的繁華地盤,還有這許多能征善戰的八旗勇士,可謂是爭霸天下的基業尚存,只要一旦時來運轉,又何愁不能再興呢?”

走在皇太極身邊“伴駕”的本代衍聖公孔胤植聞言,只得擠出一副比哭還難看的笑容,點頭附和說,“……皇上說得甚是,皇上乃是天庭星宿下凡,肩負世間大氣運之人,不日必定能否極泰來……”

“……是啊!如今朕已經將你們孔府擡入我正黃旗下,不僅賜姓愛新覺羅,還讓孔家跟我滿洲八旗通婚聯姻,從此與我大清一榮俱榮。所以這大清的江山社稷,也有爾等聖人後裔的一份啊!”

剛剛納了孔家大小姐為妃的皇太極笑眯眯地說道,“……日後還請國丈先生多多相助了!”

聽得這話,衍聖公孔胤植忍不住伸手摸了摸腦袋後面的金錢鼠尾發辮,嘴上雖然連連謝恩不止,心中卻更是陣陣發苦——被大清皇帝皇太極擡旗賜姓之後,他們這一家聖人後裔都已經被迫改姓愛新覺羅,天曉得還算不算漢人了!天底下的讀書人,以後還會認可他們這一家子聖人後裔的尊榮地位嗎?

如果一個運氣不好的話,說不定就會被南方那幫該死的破落戶,給搶去了衍聖公府的招牌……

(北宋滅亡的時候,一部分孔府後裔留在老家投靠了金朝,但也有一部分人跟隨宋室遷往江南,另立門戶。在大明帝國建立之後,這一南一北兩個孔家,還為“誰才是正宗聖人後裔”而打了好久的官司。)

……

說起來,如果有選擇的話,衍聖公孔胤植絕對是一萬個不願意被擡入什麽滿洲正黃旗的。

問題是,在滿洲八旗大兵的刀劍弓矢面前,他根本沒有任何選擇的權利。

——之前,當範文程按著禮數前來曲阜衍聖公府通報,說是大清皇帝要來“巡幸”孔府的時候,孔家還專門為此開了一場閉門會議。盡管不久前皇太極在徐州稱帝的時候,孔胤植不僅主動上了勸進表,進貢了銀錢綢緞等財物,還寫了幾篇極為肉麻的文章,拼命拍清廷的馬屁,可謂是極盡阿諛之能事。

但問題是,有句老話叫做此一時彼一時。七月份那會兒的大清帝國,確實是橫掃中原無敵手,有著一副席卷天下、並吞六合的氣勢。但時隔三個月之後,眼下這個不僅丟了遼東老家,又被關寧軍給趕出北京的大清帝國,在孔府眾人的眼中就變成了冢中枯骨,只剩下苟延殘喘的本事了。

不過,雖說眼下這個仿佛喪家之犬的清廷,明顯已是落毛鳳凰不如雞,怎麽看都蹦跶不了幾天了,但好歹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至少那幾萬彪悍嗜血的韃子鐵騎,肯定是孔府這幫富貴閑人擋不住的。

所以,孔府上下商議了一番,最後決定還是客客氣氣地招待這位蠻族皇帝,送上一堆奉承話,實在不行就再給點兒犒勞兵馬的銀錢糧秣,總之就是擺出送客的姿態,盡量把這幫滿洲大爺給平安送走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