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超大規模援助計劃,還有壞的掉渣的莉莉娜(第2/4頁)

根據型號不同,標準星有一百多個品種:這還是粗略分類,僅涉及星球的物理參數,不涉及生態參數,因為標準星上還沒有生態環境。

以上就是標準星所有的一切。

這些死氣沉沉的標準殖民星毛坯被引力凝滯力場固定,仿佛貨物一樣被整整齊齊地擺放在宇宙角落,大小和顏色幾無二致,簡直仿佛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在填充水(也有可能是其他液體,也有可能什麽都不填充)環境和大氣,並且投放基礎生命之前,它們只有土黃色一種色澤。

制造這些民用星球的人在廣大附庸種族裏的詩人口中有個浪漫的名字:塑星師,而看管這些星球堆放場的人也有個浪漫的名字,他們被詩人叫做:群星守望者。

上述兩個詩一般的名字分別對應車間主任和庫管,因為工作地偏遠而且平日只有各種自動設備相伴,被公認為帝國最苦逼的兩大職業,沒有之一。

標準星在什麽時候才能看上去更像一個生命搖籃呢?

在軍部相關負責人接到下級文明的預約申請之後。哦,這個負責人在詩人口中被稱作“牧星人”,不過帝國內部對這些負責人公認的稱號是售貨員,我給他們起了個名叫10086——因為大部分星球申請報告都是通過數據網提交的。

當有下級文明向帝國提交了民用型殖民星領用申請之後,就會有專門的後期加工組接手一張“定制訂單”,由於絕大部分希靈使徒有更重要的軍事任務,因此這些加工組裏一般沒有希靈使徒,而由具備一定技術實力的附庸文明派來的務工人員組成,我們把帝國的殖民星改造設備和技術交給他們。這些後期加工組根據訂單要求,從標準星儲備庫的上百種粗坯中領取一顆星球,隨後就好像裝修公司對付毛坯房一樣對這些粗糙的星球坯胎進行加工:精調星球重力環境,增加大氣層,按比例啟動星球毛坯的基礎物質循環,然後投放那些經過改造、不會對即將到來的用戶產生生態毒害的第一批生命,這一操作環節通常有生命女神教的成員幫忙,他們能用喪心病狂而且毫不科學也不魔法的神術來催化生命,在幾天之內給半個星球都鋪上會員皮膚。接下來星球上的生態組會徹底更新兩到三次,完成基礎生命群向完整生態圈的轉變,並為迎接住戶做好準備。在一切加工完畢,生態圈可以穩定運行而且物質循環能夠自持之後,這顆“標準星”就可以換上“殖民星”的銘牌了,塑星師或者說車間主任,會親自給它授予一個出廠編號,並在星球赤道附近(有時候會在南北極,這取決於生產線的型號)給殖民星打一個長一百公裏寬六十三公裏的防偽鋼印,鋼印內容包括星球型號、檢驗員、出廠編號及日期以及一個愛護環境人人有責的標(淺淺出主意給加上的),最後隨成品星球一起交到住戶手中的,還有一個包含使用說明和質保證明的晶片以及一張隨機的帝國皇室人物明信片——最後這個仍然是淺淺的主意,意義在於如果你湊齊了我們全家的明信片就可以獲贈電炒鍋一個。

我TM死也想不明白有本事定制將近二十個星球的世界領袖要TM一個電炒鍋意欲何為,但這事兒就這麽定了!我們因此間接拯救了隔壁Z市的光明家電廠……

管中窺豹可見一斑,由此你就知道身邊有個淺淺,我每天經歷的那都什麽事兒啊!

根據以上流程,想必大家也看出來了,盡管帝國有這樣那樣的先進技術,可以量產化,甚至流水線一般地制造人工天體,但生態殖民星卻由於其特殊的功能和受眾,而不得不存在一個“微調”周期,即使我們生產這種星球毛坯的速度再快,也不可能省略掉後期生態微調的步驟:畢竟,民用向殖民星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受眾是那些比希靈使徒要脆弱無數倍的普通種族,只要跟他們沾邊了,帝國的高效法則往往會打折扣。我預計,即便讓塑星工廠那邊插隊改日程,“議會”所要求的生態殖民星也要至少三個多月後才能出廠(這已經足夠驚世駭俗了,正常的普通種族要改造一個生態星球往往動輒是以十年為單位的,而且改造結果還只是自己能勉強在一些資源富集區生存下來而已),而第五艦隊十幾天後就要面臨第一次警戒紅線。

經過商議之後,我們還是決定在這段時間裏,由帝國直接提供現成的物資援助:食物,水,氧氣,放射性物質,重金屬,各種礦石,人造有機物和無機物……好吧,流亡者的成員組成實在太復雜了,他們的生活必需品列成單子幾乎能跟珊多拉的食譜有一拼的。

至於第五艦隊的居住空間,也要解決一下。他們那些經常發生毒氣泄漏的飛船實在是不怎麽安全,第四艦隊自己則還處於捉襟見肘、一半人還住在飛船裏的階段,所以我們決定先從新伊甸聯邦那裏征調一批殖民巨艦過來應應急。聯邦的殖民巨艦並不適合第五艦隊的乘員生存,但在關掉生態系統並接上一些外置的大氣循環塔之後,作為臨時居所還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