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節 一步登天(第2/2頁)

衛星、空間站、航天飛機、空天戰鬥機神馬的,統統一磚頭撂倒。

在這種特殊環境下,速度成為了第一致命要素。

10分鐘仿佛要解體一般的強烈震蕩,緊接著猛地一輕,屏幕上顯現出來的天空顏色由淺藍變成天藍,天藍變成墨藍,極遠盡處隱隱呈現出黑色的無盡星空。

“現在開始準備進入同步軌道!主引擎點火完畢!”林默耳邊一直傳來副機長王學軍的聲音。

1號與2號的組合,也是訓練中心想看看兩個最優秀的飛行員搭档,會是個什麽樣的表現。

負責導航的15號賴耀武和負責通信18號孟藝南的聲音,與地面模擬通信結點保持著聯絡,相互間的對話聲不斷。

所有的助推主火箭和捆綁式輔助火箭都依次脫離在了大層成內,這個時候“蓬萊號”已經開始最後的沖刺,下方應該是美國的領土。

呵呵,如果是真實飛行的話,估計早就被N多陸基超大功率激光炮給鎖定了,美國人的航天器飛過中國領土也是一樣。

這幾年美國人發射的軍事衛星沒少被中國人照瞎過,這種小手段連俄羅斯人都幹過,誰讓你看見不該看的東西。

若是太空軍事偵察衛星能夠保打天下的話,那老美的“歐若拉”也不必出來打醬油,七倍音速,我容易嘛?

“唔,一切正常,切換手動操作。”林默的精細操作很得訓練中心的好評,他的駕駛技術是當之無愧的No.1,無人可敵,這一點,即便是王學軍也不得不承認,這個1號的飛行技術,確實是比自己高那麽“一丁點兒”。

經驗豐富的老駕駛員甚至比程序操作還要可靠,畢竟在應付突發情況的時候,人類的大腦比起死板的計算機程序要強多了。

四天的時間內,除了第一步進入軌道,然後靠近空間站進行對接,以及返航,主要時間都花費在了太空研究和實驗之中。

國家花費巨資和這麽大的力氣把他們送上太空,不是來旅遊觀光的,而是為了太空科學研究,在失重和真空環境,以及宇宙射線的作用下,許多生物物種和物質都會發生奇妙的變化。

一些種子會發生變異,更加強壯,也更加優良。

沒有了引力的作用,金屬冶練就會發生非常奇妙的變化,例如在地球上無法熔煉的鎢鋁合金,在地球上不是鋁已經提前汽化了,就是冷卻後變成一層層的鋁和鎢,根本無法融合在一起。

而在太空失重環境下,鎢和鋁都不會再有重量,鎢在鋁熔液裏均勻溶解,可以得到帶有孔隙的海綿狀鎢鋁合金,這是一種可以廣泛應用於航天和通訊等高科技領域的超導體。

像這種稱之為空間冶煉更可以做到零接觸汙染的無坩堝懸浮冶煉,通過電磁線圈制造電磁感應形成渦流加熱,將融合物質均勻的合在一起,可以得到在地球上根本做不到的高純度融合物,例如高性能半導體砷化鎵材料、釔鋇銅氧化物超導材料,以及高透磁性光學玻璃、高純光導纖維、巨型單晶、高圓度滾珠軸承等特殊合金。

難怪太空中會出現另一個世界會引發強者大戰的斯普利特礦石等稀有的天外金屬,以及讓這個世界人類瘋狂的朗斯代爾石,無一不在證明,外太空絕對是一個前所未有的超級大寶藏。

在復雜未知的環境下誕生出來的巧合,也許能夠創造出神跡。

伴隨著人類踏上太空,由此還產生一門新興的學科—太空冶煉學。

龍神啊,若是林默的那頭金系巨龍知道了這些,還不知道會不會因此而巔狂。

這還僅僅是合金冶煉技術,還有其他的生物、天文等方面的國家戰略層面的研究。

一步登天,或許這個詞形容航天事業再恰當不過,掌握了先進了太空技術,不僅僅國家科技實力和工業基礎一步登天,甚至也能夠讓百姓的民生也同樣一步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