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 科幻邊界上的諸神復活

劉慈欣

先扯遠些:有一種很有意思的科幻形式,我們稱其為蒸汽朋克。這類科幻作品展現的不是我們現代人想像的未來,而是過去(大多是十八世紀末和十九世紀上半葉)的人想像中的現在。在蒸汽朋克影視中,我們可以看到蒸汽驅動的大機器,像巡洋艦般外形粗陋的飛行器,到處是錯綜的銅管道和古色古香的儀表。蒸汽朋克讓我想起了凡爾納所描繪的天真的大機器時代,也提醒我們,過去人們對未來的想像與後來的真實是相差很遠的。我們還注意到,這種差距不在於未來人類能從科學獲得的力量,而在於這種力量的外觀和形式。蒸汽朋克中的人類盡管使用粗陋的技術,但其擁有的能力與真實的現代不相上下,使我們驚訝的是那看上去完全兩樣的世界,像一個懷舊的夢。

回到現在,我們想像中的遠未來與真實有多大差距呢?如果現代人被拋進十萬年後的時代,他們的第一感覺是什麽?科幻文學一直在進行著這樣的描述,我們也從影視中看到了那些想像中的未來世界:鋪天蓋地的電腦屏幕,蝗群般的飛行器,聳入雲端的高樓……但如果我們被拋進真實的遠未來,可能會發現根本不是那麽回事。科幻小說和電影很可能都錯了,像蒸汽朋克一樣,錯在感覺上。這些對遠未來的描述最大的誤區在於:看到了技術。而在真實的遠未來,我們可能看不到絲毫的技術,我們所知道的技術消失了,消失得無影無蹤,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只有神力和魔法。我們對十萬年後世界的陌生感,不是人對人的世界的陌生,而是人對神的世界的陌生。

我一直在尋找那種感覺,去年在五台山找到了。當我走近廟宇裏那輕煙繚繞中由文殊菩薩和八大金剛構成的神的世界時,我突然悟到,真實的遠未來在我們眼中可能就是這個樣子!與其他的宗教相比,印度教和佛教的世界最神秘,也最具超凡的力量感。仰望那些怪異而神聖的神的形象,我們有螞蟻仰望人的感覺,而其中復雜得讓人目眩的世界體系的設定,更是令我們迷惑和惶恐。以此為基調想像十萬年後的世界,至少在感覺上不會有錯。

現在才知道,真的有一本描述遠未來印度教眾神世界的小說,這就是1968年出版並獲當年雨果獎的《光明王》。

翻開《光明王》,我們立刻進入了一個金碧輝煌的神的宮殿,我們迷惑而恐懼地看著眾神在天地間漫遊、廝殺和戀愛,神的天庭赫然懸浮於塵世之上,金翅大鳥投下巨大的陰影,雷霆戰車裹著烈焰掠過,金光四射的蒼穹下屍橫遍野。甚至這本書的語言也充滿了神性,讀著那宏偉華麗、脫俗出世和充滿哲思的字句,真的像是在聽一個神吟誦著自己的史詩。(順便說一下,《光明王》的翻譯十分出色。)

《光明王》講述了一個印度教中的普羅米修斯的故事,一個模糊的時間,在一個位置模糊的世界裏,眾神高踞於天庭之上,壟斷著技術,對塵世中的人類采取愚民政策,通過技術廟宇和掌管輪回的業報大師來控制世界。主人公薩姆(釋迦牟尼?)與天庭對抗,通過恢弘的戰鬥將技術的火種撒向人間。

《光明王》的故事很清晰,但背景卻十分模糊,眾神的世界像是懸浮於迷霧中的浮雕。而這部壯麗的小說最令人感興趣的,恰恰就是這模糊的背景。

《光明王》完整地復制了印度教中的世界體系,創造之神梵天、毀滅之神濕婆、死神閻摩、火神阿耆尼、保護神毗濕奴以及鬼道中的羅刹等等一應俱全,金翅大鳥在飛翔,業報輪回這樣一些概念在這個世界中同樣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一切都是那麽古典而超脫。但正當我們悠然地徜徉於這似乎早已逝去的神的世界中時,突然看到了一些奇怪的東西:

當他回到大廳時,手中拿著一個瓶子。瓶子一側貼著一張紙,王子不必看上邊的內容就已認出了瓶子的形狀。

“勃艮第!”他驚呼道。

“正是,”哈卡拿說。“很久很久以前,從消失的尤拉斯帶來的。”

我們不知道尤拉斯是哪兒,卻熟悉勃艮第,那個法國南部產葡萄酒的地方,這與《羅摩衍那》和《摩訶婆羅多》中的世界有什麽關系?下面則更讓人吃驚了:

“告訴我,得勒,你會演奏何種音樂?”

“那些被婆羅門所厭棄的,”男孩答道。

“你用哪種樂器?”

“鋼琴。”

“這些呢?”說著,他指了指那些閑置在墻邊小台子上的樂器。

男孩朝它們扭過頭去。“我想我能湊合著使長笛,如果有必要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