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第十一節(第3/4頁)

  當時,這個舉動一直讓人們迷惑,最合理的解釋是:這是為了避免415艘飛船進人光速時的能量溢出對三體世界產生影響。現在看來,是為了避免因曲率驅動航跡暴露母星文明。第二艦隊在距太陽系六千個天文單位的遠方就匆匆脫離光速也是這個原因。

  威納爾和瓦西裏長時間對視著,目光中的恐懼越來越深,他們都在進行著同一個推測。

  “立刻報告。”威納爾說。

  “可現在還不到常規通信時間,這時報告,就等於是警報了。”

  “這就是警報!警告人類不要自我暴露!”

  “你過慮了吧,人類才剛開始研究光速飛船,半個世紀後能造出來就不錯了。”

  “可萬一初步試驗就能產生那種航跡呢?也許這種試驗在太陽系的什麽地方正做著呢!”

  於是,這個信息被以警報級別用中微子束發往艦隊總參謀部,又被轉發到聯合國PDC總部,不想通過不正常渠道被誤傳為光粒攻擊警報,引發了兩天後的世界性動亂。

  曲率驅動航跡是飛船在進入光速時留下的,就像火箭從地面起飛時在發射台上留下的燒痕,飛船進人光速後即以慣性飛行,不再留下航跡。

  可以合理地推測,飛船在由光速進人亞光速時同樣會留下這樣的痕跡。

  現在還不知道航跡能夠在太空中保留多久,據推測,這可能是曲率驅動引起的某種空間畸變,可能會保留很長時間,甚至永久存在。

  人們有理由認為,智子所說:從遠距離觀察,三體星系看起來比太陽系更危險,正是因為三體星系內部那一片直徑十個天文單位的曲率驅動航跡——這使得對三體星系的黑暗森林打擊來得無比迅速。航跡和坐標廣播相互印證,使得三體星系的危險位急劇上升。

  在接下來的一個月時間裏,一號觀測單元又在不同方向的太空中發現了六處曲率驅動航跡,都近似地呈球形,大小差別很大,直徑從十五到兩百個天文單位不等,但形狀都很相似,其中有一處距太陽系僅為六千個天文單位,顯然是三體艦隊從光速脫離時留下的。其余的幾處從它們所在的方向和位置看,都與三體第二艦隊無關。可以認為,曲率航跡在宇宙中是普遍存在的。

  這是繼“藍色空間”和“萬有引力”號兩艘飛船在四維空問碎塊中的發現後.對宇宙中存在大量高等智慧文明的又一個直接證據。

  其中的一處航跡距太陽僅1.4光年,已經接近奧爾特早雲,顯然曾經有一艘宇宙飛船在那裏停留.然後進入光速離去了,但誰也不知道這事是什麽時候發生的。

  曲率驅動航跡的發現,使得已經備受質疑的光速飛船計劃徹底死亡。

  艦隊國際和聯合國都很快促成了國際立法,各個國家也相繼立法,全面禁止對曲率驅動飛船的研究和制造,這是繼三個世紀前的核不擴散條約以來,對一項技術最嚴厲的法律禁止。

  於是,人類文明面臨的三個選擇只剩下兩個:掩體計劃和黑域計劃。

  《時間之外的往事》(節選)對無邊暗夜的恐懼

  表面上看,光速飛船計劃的死亡有著明顯的原因:避免由此產生的曲率驅動航跡提前暴露地球文明的存在,或者提升太陽系在宇宙觀察者眼中的危險值,招致更快到來的黑暗森林打擊。但這件事背後有著更深層的原因。

  從公元世紀到危機紀元末,人類對星空是充滿向往的.但邁向宇宙的頭幾步充滿失敗和痛苦。慘烈的末日戰役讓人類痛苦地意識到自己在宇宙中的脆弱,同樣給人們心靈帶來創傷的是人類之間的黑暗戰役。後來發生的事,無論是對“青銅時代”號的審判,還是“藍色空間”號劫持“萬有引力”號並發布宇宙廣播,都加深了這種創傷,並使其上升到哲學高度。

  其實,普通大眾對該計劃只是持冷漠態度,他們認為,即使光速飛船在自己的有生之年造出來,也不是屬於自己的東西。大眾更關注掩體計劃,這畢竟是最現實的生存之道;當然也關注黑域計劃,三個世紀的恐懼經歷使人們強烈向往平安的生活,黑域能夠提供這種生活;至於與宇宙的隔絕,人們當然感到遺憾,但太陽系本身已經足夠大了,這種遺憾是可以接受的。人們對黑域的關注度低於掩體計劃,是因為普通人也能看出這種技術的超級難度,大眾普遍認為,憑人類的力量很難完成這樣的上帝工程。

  相比大眾的冷漠態度,對於光速飛船計劃的狂熱支持和堅決反對都來自精英階層。

  支持研制光速飛船的派別認為,人類最終的安全來自於向銀河系的擴張和殖民,在這個冷酷的宇宙中,只有外向型的文明才能生存,偏安一隅終究要滅亡。持這種觀點的人大多不反對掩體計劃,但都對黑域計劃持強烈的厭惡情緒,認為那是自掘墳墓,雖然他們承認黑域能夠保證人類長期生存下去,但對整個文明而言,那種生活與死亡無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