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第十一節(第2/4頁)

  威納爾說:“如果真發現了光粒.不發警報可能是更好的選擇,反正也沒什麽用。本來嘛,在不知不覺中突然完蛋是一種幸運,你卻又要把幾十億人折磨二十四小時,這簡直是反人類罪。”

  “要是那樣,我們倆豈不是成了最不幸的?”

  觀測站接到艦隊總參謀部的命令,調整望遠鏡方向,對三體星系進行觀測,這一次威納爾和瓦西裏倒沒有發生爭執,天文學家對那個被摧毀的世界也很感興趣。

  各個懸浮的鏡片開始進行位置調整,鏡片邊緣的離子推進器發出藍色的光焰,只有這時,遠方透鏡的位置才顯示出來,藍色的光點也在太空中勾勒出超級望遠鏡的整體形狀。二十五千米長的透鏡組緩慢轉向,當望遠鏡指向三體星系方向時,透鏡組的位置被固定了,然後,各片透鏡在軸向上前後移動進行對焦,最後大部分光點都熄滅,只有少數像螢火蟲般間或亮起,那是鏡片在進行對焦微調。

  在望遠鏡的原始視野中,三體星系的圖像看上去很平淡.只是太空背景上的一小片白色,像夜空中的一片羽毛,但圖像經過處理放大至全屏後,顯現出一片壯麗的星雲。恒星爆發已經七年.現在看到的是爆發後三年的景象。在引力和原恒星留存下來的角動量的作用下,星雲由淩厲的放射狀漸漸變成一片柔和模糊的雲團,然後被自轉離心力壓扁,顯示出清晰精致的螺旋狀。在星雲上方,還可以看到另外兩顆恒星,其中一顆顯示出圓盤形狀,另一顆只是更遠處的一個光點,只有從它在群星背景上的移動中才能分辨出來。

  從災難中幸存下來的兩顆恒星實現了三體世界世代的夢想,構成了一個穩定的雙星系統,但現在沒有生命能享受它們的照耀,這個星系已經完全不適合生命生存了。現在看來,黑暗森林打擊只摧毀三星中的一顆,並不僅僅是為了經濟,還有著更毒辣的目的。在星系中仍存在一至兩顆恒星的情況下,星雲物質不斷被恒星吸人,這個過程產生了巨量的強輻射,使現在的三體星系成為了輻射的熔爐,對生命和文明來說是一個死亡之域。正是這強輻射的激發,才使得那片星雲自身發光,看起來如此明亮清晰。

  “這讓我想起了那天夜裏峨眉山的雲海,”瓦西裏說,“那是中國的一座山,在那山的頂上看月亮是最美的景致。那天夜裏,山下全是雲海,望不到邊,被上空的滿月照著,一片銀色,很像現在看到的樣子。”

  看著這四十萬億千米外的銀色墓場,威納爾也感慨萬千,“其實吧,從科學角度講,毀滅一詞並不準確,沒有真正毀掉什麽,更沒有滅掉什麽,物質總量一點不少都還在,角動量也還在,只是物質的組合方式變了變,像一副撲克牌,僅僅重洗而已……可生命是一手同花順,一洗什麽都沒了。”

  威納爾再次細看圖像,得到了一個重要發現,“天啊,那是什麽?!”他指著圖像中距星雲有一段距離的太空說,按比例,那裏距星雲中心大約三十個天文單位。

  瓦西裏盯著那裏看,他畢競沒有天文學家久經訓練的眼睛.開始什麽都看不出來,但後來還是在漆黑的背景上看出了隱隱約約的輪廓線,勾勒出一個大致的圓形,像夜空中的一個肥皂泡。

  “看上去很大,直徑有……約十個A①吧,是塵埃嗎?”

  ——————————————

  ①天文單位。

  “絕對不是,塵埃不是這種形態。”

  “你以前沒見過?”

  “誰也沒見過。這東西透明,邊界很淡,以前最大的望遠鏡也看不到。”

  威納爾把圖像再次推遠,想從整體上看看星雲與雙星的位置關系,並且想知道是否能看出星雲的自轉。在視野中,星雲再次變成漆黑深空中的一小片白色。就在這時.在距離三體星系約六千個天文單位的遠距離太空中,他又看到了一個“肥皂泡”,比剛才那個大許多倍,直徑約五十個天文單位、約為一個行星系大小,在裏面可以容納三體星系或太陽系。威納爾把這個新發現告訴了瓦西裏。

  “天啊!”瓦西裏驚叫一聲,“你知道這是什麽位置嗎?!”

  威納爾盯著看了一會兒,試探著說:“三體第二艦隊進入光速的位置?”

  “對。”

  “你肯定?”

  “我以前的職責就是觀察這片空域,比對自己的手掌都熟悉。”

  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曲率驅動飛船在進人光速的加速段會留下航跡。

  第一個較小的航跡在三體星系內部,它的出現有幾種可能。也許,三體世界最初並不知道曲率驅動會留下航跡,在試驗曲率引擎或光速飛船試航時在星系中意外產生了航跡;或者他們知道航跡的事,卻因某種意外把航跡留在星系中。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這絕對不是他們希望的事,他們肯定試圖消除航跡,但沒有做到。十一年前,三體第二艦隊用了一年時間進行常規航行,在距母星系遠達六千個天文單位時才啟動曲率引擎進人光速,就是為了讓航跡盡量遠離母星系,雖然這樣做已經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