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0章 轉會傳聞(第2/2頁)

但不管是獨占特權還是非獨占特權,因為是取平均數字,所以合同的最終數字肯定不會高於球員的心理預期。球隊才是占據上風的一方。

所謂的特權標簽到底是怎麽回事呢?

簡單地以陸恪為例。

比如說現在萊赫提出了一個五年一億美元的超高合同,舊金山49人不想答應,又或者是因為硬工資帽而不能答應,再或者是因為在陸恪之外,還有其他幾名重要球員的續約工作在等待著,很有可能就受制於硬工資帽而顧此失彼,但同時他們又不願意錯過陸恪,那麽此時就可以選擇使用特權標簽。

貼上特權標簽之後,暫時把陸恪留在隊伍之中,等待明年再完成續約工作。屆時,需要續約的球員數量和位置都將有所不同,硬工資帽的壓力也能夠得到緩解,這也給球隊贏得了更多談判的空間。

當然,偶爾還會出現罕見的狀況。第一年,使用特權標簽;第二年,球員依舊拒絕妥協,索要合同過高,又或者球隊依舊面臨硬工資帽困局,於是就再次使用特權標簽,那麽工資疊加就必須是前一年基礎上增加144%。

2018年匹茲堡鋼人的跑衛雷維昂·貝爾(LeVeon Bell)就是如此情況,連續兩年被使用了特權標簽,這引發了雷維昂的強烈不滿,然後雷維昂就以罷賽的方式和球隊死磕,結果就是兩敗俱傷,但整體來說,依舊是球隊占據上風。

題外話,如果想要了解當年或者近年哪些位置最具價值,特權標簽就是一個非常好的風向標。

根據ESPN數據統計顯示,自1993年以來,一共有三十名進攻鋒線球員貼上特權表現,防守鋒線球員是二十七名,線衛則是二十六名,就連棄踢手也有四名。換而言之,管理層始終認為,兩條鋒線的球員的性價比是更高的。

為什麽?

因為連續被貼上特權標簽就意味著球員連續面臨合同年,稍稍不慎,表現下滑,甚至是出現傷病,那麽下一份長合同的薪資就將縮水不少。畢竟在很多位置上,橄欖球球員的職業壽命都並不長壽。更不要說連續兩年被使用特權標簽了,這種壓力就將成倍上漲。

這也是球隊經理選擇特權標簽時最為看重的——他們必須將球隊利益最大化。

在鋒線之外,球隊的其他球員裏,四分衛僅僅只有十次被貼上特權標簽,而近端鋒和跑衛都是十一次。

視線重新聚焦在陸恪身上,現在,陸恪依舊是舊金山49人的球員,而舊金山依舊手握續約主動權,他們還有諸多可能性可以慢慢思考——當然,他們現在還沒有使用特權標簽,這也意味著他們依舊正在尋求著與陸恪續約。

舊金山49人管理層上上下下都清楚地知道,續約陸恪,這對於球隊的信心、球迷的熱忱以及新賽季的準備,這都是至關重要的。特權標簽,不到萬不得已,他們絕對不會使用,而是需要堂堂正正、振奮人心地將陸恪留下來。

道理歸道理,生意歸生意,舊金山管理層現在也正在拉鋸戰之中,但至少,他們還是保持著積極主動的姿態,這是一個好消息。

按照聯盟規定,陸恪在成為自由球員之前,他是不能與其他球隊進行接觸的;但規矩是死的人卻是活的,現在舊金山暫時還沒有給陸恪使用特權標簽,所以在私底下的一場接觸、試探和詢問都是在所難免的。

又或者說,其他球隊直接幹脆利落、開門見山地致電舊金山的球隊經理特倫特·巴爾克,“陸恪是否可以開放交易”,這也是規則允許的。如果球隊試探詢問的消息泄露出去,這也會讓媒體記者們更加亢奮起來。

那麽,自然而然地,舊金山遲遲沒有做出決定,業內的傳聞就開始沸沸揚揚地洶湧起來了。幾乎所有人都開始迫不及待地四處打探消息。

ESPN打開了潘多拉魔盒,然後各式各樣的轉會消息就漸漸地開始浮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