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1章 超常調查(一)

十一月初,遠東北方降下今年的第一場雪。

《巴爾勒周刊》的特派記者“飛毛腿”帕克不顧風雪拂面,乘坐早班列車來到谷地村公社,展開為期三天的下鄉采訪。谷地村公社的四位領導——公社主任馬利克、駐村牧師彼得、治安官尼古拉和駐村德魯伊巴芙拉——當然是彼得本次采訪的主角,近來生意興隆的“釀造坊”也在文章中得到濃墨重彩的描述。

帕克結束采訪回到大兔子窩鎮,第二天就拿出一篇題為《鄉村新貌》的通訊稿,先是刊登在周末出版的《巴爾勒周刊》上,其後又在寇拉斯堡《祖國日報》總社舉辦的“鄉間采風”征文比賽中奪得銀獎。“飛毛腿”帕克由此獲得高達500金塔勒的獎金。這筆獎金使他得以在大兔子窩鎮購置一棟帶有地下室和閣樓的宅邸,並且搖身一變成為全國知名的青年記者。

“鄉村采風”征文大賽的獲獎作品相繼在《祖國日報》的社會版刊登出來,其後又被其它各家地區性報刊轉載。讓人意想不到的是著名學者李斯特·凱恩斯也讀過帕克的獲獎報道,並且特地撰文加以引申,發起“發展鄉鎮企業”、“活躍鄉鎮經濟”的倡議。

李斯特·凱恩斯的文章已經被學術界公認為遠東經濟政策的“風向標”,一石激起千重浪,探討“鄉鎮企業”這一時髦話題的學術文章層出不窮,撰文者既有李斯特·凱恩斯那樣的獨立學者,也有文人出身的政府官員和顧問。遠東發行量最大的學術雜志《爭鳴》做了一個“鄉鎮企業”的專題,選擇那些卓有見地的文章刊登出來。另一份對工商業界影響力更大的雜志《交易》也發起了相似的專題征稿,前者還停留在紙上談兵的學術討論層面,思想深度有余卻與平民百姓關系不大,後者的讀者群卻更具行動力。《交易》轉載李斯特·凱恩斯那篇文章的第二天,就有好幾位從事食品加工與銷售的企業主匆匆登上北上的列車,前往谷地村公社實地考察鄉村釀造坊。

短短一個月後,貼有“谷地村出品”標簽的玉米糖漿和燒酒就擺到了寇拉斯堡各大副食品商店的貨架上。羅蘭特地買了一瓶谷地村出品的燒酒品嘗,口感相當不錯。

往年入冬後的鄉村都很冷清,農歇的鄉下人除了在小酒館裏喝酒吹牛打牌賭博無事可做。今年有了變化,《祖國日報》頭版轉載李斯特·凱恩斯先生那篇關於推進“鄉鎮企業”發展的文章,並且附加社論予以肯定。稍有政治敏感性的人都知道,《祖國日報》的社論就代表了寇拉斯政府的官方立場,各地本來就自發成長的農產品精加工作坊得到官方肯定,如同打了激素,加倍活躍起來,大大小小千奇百怪的鄉村作坊如同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

羅蘭很清楚大部分鄉村企業將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遭到淘汰,然而這是鄉鎮小農經濟轉型必然付出的代價,那些經受住考驗存活下來的企業,將為遠東國民經濟注入新的血液,輸送持久而強勁的增長動力!

羅蘭對“鄉鎮企業”的推動只是順勢而為,沒有投入太多精力,當前他的工作重心主要放在“人口普查辦公室”,為即將展開的全國人口普查工作做準備。

這項工作有多復雜,從柳德米拉和冬妮婭主持編制的“調查表”就可見一斑。這張表格反復修改了半個多月,調查項目歷經數次增刪合並,最終歸納為“常規”和“非常規”兩大類,合計上百個普查項目。

“常規普查項目”指的就是家庭人口數量、籍貫、種族、年齡、性別、教育程度、收入水平之類,不需要向被調查者過多解釋。

“非常規普查項目”相對較少,內容也顯得比較微妙。比如其中一組關於“超常特征”的選項,調查對方家庭成員——主要指青少年——是否有幻視、幻聽之類異常精神症狀,是否具有過目不忘、快速心算之類特殊技能,或者古怪的發色、瞳色以及其它罕見的生理特征,比如頭上長角,生有尾巴之類。

這一類調查的目的何在?

如果不解釋清楚,被調查的家庭可能有所疑慮,比如猜測政府要把那些具有反常特征的青少年關進瘋人院,故而對調查員產生抵觸心理。

反常的精神狀態、言語行為和生理特征的確有可能是病態的體現,但是羅蘭的目的不在於此,事實上在於通過普查反常特征遴選出具有施法或顯能天賦的人才。

比如某個孩童經常聲稱自己能夠看到奇怪的生物,或者聽見詭異的動靜,正常人卻對他的上述見聞毫無覺察,這可能表明該孩童患有某種導致幻覺的疾病,但是也有較小的概率是因為這個孩子具有特別發達的感知天賦,能夠覺察到自然精魄或者虛體鬼魂的存在,倘若加以培養,將來有可能成長為德魯伊、牧師或者聖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