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進軍400米(第2/3頁)

而400米則被稱為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的結合,他的運動性質和100米與200米完全不同。人體所儲存的能量和磷酸肌酸的分解是不足以支撐一個人跑完400米的,所以400米運動員在最後的沖刺之前,都是要進行有氧運動,依靠糖的有氧代謝來提供能量,而在最後沖刺的時候,則是要進行無氧運動。

但是人體不是機器,不可能會有這麽精確的瞬間調節,不是說你想要有氧運動就有氧運動,想要無氧運動就無氧運動,運動員在進行400米跑的時候,身體實際上是處於一種缺氧的狀態,也就是說要人體的運動器官和內臟器官,要將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所提供的能量,全都壓榨出來。

無氧運動所產生的丙酮酸和乳酸會給人體帶來副作用,像是疲勞、肌肉酸痛,呼吸加快、心率失常等等,嚴重時還會出現酸中毒。在100米或者200米的過程中,無氧運動的過程不會持續太久,運動員在比賽結束後才會感覺到這些副作用,而在400米跑的過程中,運動員跑到一半,身體就會對丙酮酸和乳酸產生感覺,在這種情況下繼續高速奔跑,對運動員的身體素質要求就極為苛刻,因此400米也被公認為徑賽中難度最大的一個項目。

對於菲利普能否勝任400米項目,李戴是絲毫不擔心,因為偵測器早就告訴他,菲利普天賦最高的就是400米,這也就是說明他的身體天賦很適合缺氧狀態下的運動。

菲利普卻是表情躊躇,如果沒有合適理由的話,他顯然是不打算去練400米,因為他也知道400米實在是太難了。

“李教練,能不能告訴我,為什麽你希望我練習400米?你覺得我能行麽?”菲利普開口問。

“當然,我做出這種判斷,是有合理依據的。”李戴說著伸出了一根手指:“首先,我剛才的時候就已經說過,起跑過程對你來說是個劣勢,比賽的距離越長,起跑給你帶來的劣勢就越小。如果是100米或者200米的話,起跑反應時間都是以千分之一秒計算的,能夠快0.1秒都是巨大優勢,而400米的起跑就沒有這麽精細的要求,零點幾秒的差距更容易從賽道上彌補回來。”

李戴伸出了第二根手指,接著說道:“第二,也是我剛才說的,你的假肢有彈性,比賽的距離越長,你從假肢彈性上的收益就越大,從這點來看,跑400米的收益顯然要大於100米和200米。”

“第三,我要從生理學的角度來講了,你雙腿部分截止,所以你的肌肉也比正常人要少,從而在你奔跑的時候,你肌肉所產生的丙酮酸和乳酸也就比正常人要少,你的身體對於無氧運動的反應就會更輕,肌肉酸痛的不是很厲害,肌肉也不容易感到疲勞。這在後半程裏是非常有利的。正常選手跑400米的時候,前面200米的速度會更快一些,後面的200米會由於疲勞而減慢速度,而你的話,前面200米未必會比別人慢,後面200米肯定會比其他人更快。”

菲利普點了點頭,隨後開口問道:“照這麽說的話,我跑個更長的距離,比如800米,或者1500米,豈不是更有優勢?”

“你的腿能撐得住那麽長的距離麽?”李戴指了指正在按摩的地方,接著說道:“800米太長了,要跑一分多鐘,那種長時間高強度的運動,帶假肢會是一種負擔,你佩戴假肢的地方肯定會覺感覺到疼痛,在那種狀態下,你很難跑完全程。所以即便是殘奧會,T4級別的比賽也只到400米,更長的距離,比如800米、1500米、或者5000米,是T1和T5級別選手參賽。”

殘奧會分級中,1代表視力障礙,5代表輪椅組,也就是說跑長距離的殘疾人運動員,要麽是眼睛有問題,要麽是坐輪椅滾完全程。而對於T4級別殘疾人運動員來說,佩戴假肢時給肢體帶來的疼痛和傷害,讓他們無法跑完長距離的比賽全程,殘運會也就不會設立T4級別的中長跑。

事實上,中長距離的比賽中,T1級殘疾人的比賽水平不遜色於正常人的比賽,T1級的運動員只是眼睛不好使,但是腿腳是靈活的。歷史上就曾經發生過,奧運會1500米的前四名,成績還不如殘奧會1500米T1級別的前四名。

……

跑400米對於菲利普來說,的確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他的身體劣勢,相對於四肢健全的正常人來說,也會更小一些。

菲利普開始進行400米的訓練,與此同時,李戴也貼出了一個招聘廣告,也在網上發布了消息,他打算請人了。

菲利普已經開始全天候的進行訓練了,李戴的主要心思也是放在了菲利普身上,沒有時間顧及其他的11位殘疾人運動員。同時因為菲利普的成功,已經有人開始找上門來,咨詢體能訓練的事情,就憑著李戴一個人,顯然是忙活不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