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埃魯因與瑪達拉【上】

布羅曼陀的黑玫瑰未來會怎麽樣?

這個問題竟然一下將布蘭多問住了,他內心中湧出的第一個想法竟然是:“殺了這個女人,徹底永絕後患,從此瑪達拉再沒有水銀杖,至少一千年內它不會再次降臨,亡靈會重新變成一片散沙,最後徹底被肢解,消失在這個世界上。”

作為一個埃魯因人、一個前世的埃魯因玩家、甚至哪怕僅僅是一個生靈,擁有這樣的想法並不奇怪。

沒有人會喜歡亡靈,德魯伊們認為它們是扭曲自然不應當在這個世界上的怪物,法恩贊的聖堂公開宣稱與亡靈為敵,並將後者劃為邪教徒一類,聖奧索爾的風精靈與克魯茲人雖然溫和一些,但他們在邊境上也常年與瑪達拉交手。

而對於大多數不得不與亡靈打交道的國家的下層人民來說,亡靈就是敵人,甚至是仇人,在經年的戰爭之中,雙方之間都結下了化解不開的仇怨——就像是布蘭多和芙蕾雅,布契逃亡時的血與火,對於經歷過過它的人來說,又怎麽可能忘懷?

那是親人的血所鋪就的道路,布契與裏登堡撕心裂肺的哭喊聲,生離與死別,豈能以一句輕描淡寫的話將之忘懷?

但布蘭多明白,自己做不到。

瑪達拉是個龐大的國度,雖然因斯塔龍將之稱之為帝國,但事實上,至少在這個時代,它還算不上是個真正意義上的中央集權制的帝國。它是擁有了一個至高的統治者,在過去十年的勵精圖治中,這位手持水銀杖的至高者也確實令國度內大部分貴族一一臣服,皇帝陛下的意志已經可以覆蓋這個帝國最為核心的區域。

然而一套陳朽的制度不是在短短十年之間就可以徹底改變的,瑪達拉的政治、經濟與權力構架,各方面的制度都並沒有走出過去的陰影,皇帝陛下只是在軍事上完成了它強制的統一,在政治上用利益令各個黑暗領主與自己達成了一致而已,這樣的權力因水銀杖而生,但亦可因水銀杖而覆滅,整個帝國的興衰系於一人之手,而非維系於一個完整的,可以傳承的制度之上。

這是它與未來幾十年甚至一個世紀之後的亡月帝國最大的差別所在。

如果他在這裏消滅掉這個龐大的亡靈軍團,奪走水銀杖,幹掉所有在此的亡靈領主,那麽結果是什麽?亡靈帝國元氣大傷,瑪達拉群龍無首?黑暗的國度因此徹底陷入內亂之中,亡靈們彼此混戰,徹底崩潰,從此從這個世界上消失?

不是沒有可能——

但更大的可能是失去了約束的亡靈們受晶簇的攻勢所迫,爭先恐後地湧入埃魯因、安妥布若、聖奧索爾還有克魯茲這些地區。因為失去了統一的指揮之後,亡靈們不可能再組織出眼下這樣的力量抵抗晶簇,在面臨生死抉擇的關口,那些自私貪婪的亡靈領主們是留下來英勇抵抗,還是向東遷徙去入侵人類的領土?

布蘭多用膝蓋想也能得出正確的答案。

而更大的問題是,當亡靈領主們各自為戰之後,克魯茲人與聖奧索爾的風精靈對於它們來說也變成了和晶簇差不多難啃的硬骨頭,那麽亡靈東遷的最好選擇便變成了埃魯因、安妥布若這些小國家。

這樣一來,埃魯因人的災難不是減輕了,而是變得更加深重了,克魯茲人和風精靈會不會施以援手?或許會,但他們只會以埃魯因作為與瑪達拉之間的一片緩沖帶,並不會真心實意地幫助埃魯因人戰勝亡靈。

歷史上,他們便是作此選擇的。

更不用說在亡靈背後,還有成千上萬的晶簇大軍。

布蘭多不希望埃魯因成為大國的盾牌,更不希望埃魯因人因此而毫無意義地犧牲,他如果不希望看到布契那樣的慘劇再三上演,他就不得不慎重考慮如何處理眼下這些俘虜。

在他原本的計劃當中,他是希望能在這位皇帝陛下面前展示出他所掌握的力量,以及埃魯因人抵抗的決心,不需要太強,只需要能讓瑪達拉的亡靈認識到入侵埃魯因是一件得不償失的工作就可以了。

畢竟埃魯因只是一個小小的國家,它或許有些特殊,地理位置也十分重要,但如果亡靈要攻陷安培瑟爾需要遭受相當於它們入侵克魯茲甚至是聖奧索爾那樣的損失,那麽他相信這位“睿智”的皇帝陛下一定會再三考慮她的決定。

只要這位女王陛下能夠放棄在第二次黑玫瑰戰爭中入侵埃魯因,為托尼格爾爭取到二年到三十年發展生息的機會(第二次黑玫瑰戰爭到西法赫戰爭的時間),那麽等到亡靈的第二次擴張的時候,埃魯因無論從戰略縱深還是軍事實力上都足以與瑪達拉一戰——至少抵禦瑪達拉一個方面的軍團是毫無壓力的。

雖然水銀杖的主人在歷史上一直以明晰人心的洞察力而著稱,但布蘭多相信自己憑借著自己所掌握的信息差的優勢,成功說服對方的幾率還是相當高的,畢竟任誰也不可能想到埃魯因一個小小的王國會有如此可怕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