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4×109年(第3/3頁)

然而,萬諾文曾經說過,如果我們從比較長的時間來觀察那些懂得使用工具的智慧生物,會出現什麽現象呢?我又畫了另一個坐標,不過,這次趨勢線的方向穩定得趨近垂直。

我說:“我們可以說這張是人類的坐標圖。人類開始學會累積他們的技術。他們不但自己會敲打火石引火,還會教別人敲,並且懂得有效率地分配工作。團隊合作可以創造更多的食物。人口開始增長。合作的人越來越多,越來越有效率,也就創造出更多的新技術:農業、畜牧、閱讀書寫。人類學會了閱讀書寫,就能夠更有效率地讓更多人分享技術知識,甚至能夠將這些技術和知識留傳給後代的子孫。”

伊娜說:“所以曲線就向上揚了。到最後,地球將會人滿為患。”

“噢,不會的。還有其他的因素會把曲線拉平。經濟越來越繁榮,科技越來越發達,這一切都真正發揮了功效。人類一旦生活富足安定,就會希望限制人口的繁殖。他們的方法就是科技和控制生育。萬諾文說,最後這條曲線又會回復水平。”

伊布·伊娜好像有點困惑:“這麽說起來,人類不就沒有問題了嗎?沒有饑荒,也不會人口過剩?”

“很不幸,地球人口的曲線距離水平還遙遠得很,而且,我們現在已經快要走到瓶頸了。”

“走到瓶頸?”

我又畫了另一個坐標圖。這次的曲線像一個歪斜的英語字母S,最上面呈現水平。不過,這張圖上面有兩條平行的水平線,一條在曲線的上方,代號A,一條穿過曲線的上半部,代號B。

伊娜問:“這兩條線是什麽意思?”

“星球的供養能力。有多少可耕地可以用在農業上,有多少燃料和天然原料可以用來維持科技工業,有多少幹凈的空氣和水。這張坐標圖呈現出一種差異,成功的智慧生物和不成功的智慧生物之間的差異。如果智慧生物的人口曲線能夠在遇到瓶頸之前達到水平,那麽,他們就有機會永遠生存下去。成功的智慧生物將能夠繼續發展,達到未來科學家夢寐以求的境界,也就是,向太陽系其他的星球擴展,甚至擴展到整個銀河,操控時間和空間。”

伊娜說:“真偉大。”

“別高興得太早。另一種情況就很悲慘了。如果智慧生物的人口沒有在星球供養能力飽和之前穩定下來,那麽,他們命運就很悲慘了。全面饑荒,科技工業癱瘓。第一波文明突飛猛進,耗盡了整個星球的資源,結果卻沒辦法再重建了。”

她打了個寒戰:“我懂了。那麽,我們是哪一種?生物A,還是生物B?萬諾文有告訴你嗎?”

“他只是說,地球和火星都快要碰到瓶頸了。然而,在我們碰到瓶頸之前,假想智慧生物介入了。”

“可是,他們為什麽要幹涉呢?他們想要我們怎麽樣?”

這個問題,萬諾文他們也找不到答案。我們也沒有答案。

不過,這樣說是不對的。傑森·羅頓似乎已經找到某種答案。

然而,我暫時還不想跟伊娜談這個問題。

伊娜打了個哈欠。我撥撥地板上的灰塵,把剛剛畫的圖案抹掉。她關掉台燈,整個倉庫裏只剩下了幾盞零星的安全燈,光線微弱而幽暗。倉庫外面傳來一陣陣撞擊聲,仿佛有人在敲打一口巨大的鐘,聲音聽起來很喑啞,大約每隔五秒鐘就會敲一聲。

“嘀嗒、嘀嗒。”伊娜躺在發黴的紙板上翻來覆去,說,“我還記得時鐘的嘀嗒聲。泰勒,你還記得嗎?那種老式的時鐘。”

“以前我媽的廚房有一個。”

“時間真的有好多種。有我們計算生命的時間,像是幾月幾年。也有更長的時間,像地表上形成山脈甚至是星星誕生的時間那麽長。還有一種時間是我們心臟跳一下的瞬間,外面的世界卻已經是滄海桑田。一個人同時活在很多種時間裏實在是很辛苦。很容易就會忘掉自己同時活在這麽多時間裏。”

外面還是持續傳來一聲一聲的敲擊。

我說:“你說話很像第四年期的人。”

微弱的燈光下,她的笑容看起來有點疲倦。

她說:“我只要活滿這輩子就夠了。”

第二天早上,我聽到有人把伸縮式欄杆門拉到底的聲音,就醒了過來。陽光突然照進來,我聽到賈拉在叫我們。

我趕緊跑到樓下去。賈拉已經走到倉庫中間的位置。黛安跟在他後面,走得很慢。

我朝著她走過去,邊走邊叫她的名字。

她想對我笑笑,可是牙齒卻在打戰,臉色異乎尋常的蒼白。這個時候,我看到她把一件卷起來的衣服壓在腰上,那件衣服和她身上的棉上衣都被滲出來的血染成了一片鮮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