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共同的敵人 第五章(第2/6頁)

我向三人揮揮手,他們雖然沒了車,但得到了四萬美金。上路後我說:

“你們都從黃昏界出來吧!”

阿利舍爾和阿方基在後座的空位上現出身影。

“換了我就再給他灌點兒迷魂湯,”阿利舍爾說。“免得他將來後悔。這人看上去不地道,很刻薄,但畢竟……”

“多發一條咒語就等於多操一份心。”我搖搖頭說。“沒事兒,我跟他可以說已經兩訖了。他會想通的。”

“我們等埃德加爾嗎?”阿利舍爾問。“還是去找光明使者?”

我已經拿定主意,於是否定了這兩個方案。

“不,沒必要。即刻去山裏。離人類越遠,我們越安心。”

天黑時分,阿利舍爾替換我開車。我們從撒馬爾罕往南部的阿富汗邊境已經行駛了三個小時。黃昏開始降臨的時候,路況極差的柏油路變成了更糟糕的土路。我爬到後座,阿方基正打著呼嚕睡得正香,於是我也決定打個盹兒。臨睡前,我從包裏拿出幾個避邪物。

菜鳥魔法師喜歡使用各種具有魔法的權杖、水晶球和小刀。有些是他們自己制作的,有些則出自法力更強的魔法師之手。不過,即使是毫無經驗的魔法師,只要他連續幾天全身心地投入制作,並給魔械注入能量,它們就會獲得令人震驚的效果。糟糕的是,雖然這些魔械可以持續發揮功效,且效果顯著,但其功效只能維持一夜的時間。針對同一物體不能使用兩個不同的咒語。用來噴射火焰的魔棒,即使是在法力較差的他者手中,也能出色地完成任務。但如果敵人發現了破綻,戴上避火的護身符,那麽魔棒噴射火焰的魔力也將失去用武之地。因為魔棒不具備使物體凍結、僵化的魔力,也不能將其解凍、復原。一旦如此,你只能使用備用的火焰,或者把魔棒當作棍棒來使喚。難怪法力較差的魔法師總是使用魔杖。這是由普通手杖與長棍混合而成的一種武器。這些魔法師與人類彼此相互影響(法力差的魔法師更喜歡幹涉人類的事務,或者讓人類幹涉他們的事務)。說實在的,有些魔法師棍子舞得比施展法術強多了。記得有一次我們所有的巡查隊員去“普希金”電影院參加影片《指環王》的首映式。在光明使者格恩塔裏夫和黑暗使者薩魯曼沒有借助魔杖展開惡戰之前,一切都挺好的。而此後兩排座位上的他者卻突然哄笑起來。特別是那些實習生,因為他們的腦袋裏整天灌輸的就是:指望魔械的魔法師只是耍花拳繡腿,沒有真功夫的騙子。魔法的力量在於善於利用黃昏界以及各種咒語。

不過,顯然每一種規律都會有例外。如果有經驗的魔法師能夠預測未來,不管他用什麽方式——可以采用概率分析法,或者單憑自己的經驗,這些魔械都是不可替代的。如果你的敵人是一個不能直接操縱能量的變形人,你相信他會只靠肉體的力量和速度與你抗爭嗎?一個能加快速度的避邪物、一個與魔盾功能相似的掛件、一根被咒語控制的普通魔棒(多數人更喜歡對鉛筆、木頭和筆芯施法——這是積聚能量的最佳方式)足夠了!可以放心大膽地派一個七級魔法師去追捕變形人的最高統領。魔盾能夠擊退進攻,避邪物可以大大加快魔法師的速度,而魔帶以及被魔法控制的減速器會讓敵人癱倒在地,無法動彈。你就趕緊安排車輛運送傷者吧,他們正準備去宗教裁判所上訴呢。

我挎包裏的魔械要比旁邊放著的美金貴重多了。格謝爾親自準備了這些魔械……也許不是他造的,但至少是他從特種武器庫裏挑選出來的。它們不光威力強大,而且還具有其他可資利用的價值。我突然想起了孩童時代看過的一部澳大利亞動畫片《環遊世界八十天》。冷血的英國紳士菲列亞斯·福格決定用當時破記錄的四十天時間完成環球旅行。影片中他是一個睿智的預言家,清楚地知道自己近期需要什麽東西。如果他早晨隨身攜帶了扳鉗、負鼠標本和一串香蕉,那麽到晚上肯定用標本堵住了船體的滲漏,用扳鉗頂住了大門,防止敵人破門而入,而猴子拿走香蕉時,給了他一張船票作為交換。總之,這一切讓我想起一種益智類電腦遊戲,遊戲要求為每一個物品找到一種非同尋常的用法。

格謝爾給的魔械可以按其本身的功能使用,同時它們也具有意料不到的魔力。任何情況下這些魔械都會有自己的用武之地。

喏,阿方基還在酣睡,我在自己與他之間的座位上擺出了十二件物品,仔細端詳。應該早一點兒做這事的,但為了不引起娜久什卡的好奇心,我沒在家裏把它們拿出來,飛機上也沒心情擺弄這些魔械,接下來根本就沒時間。如果避邪物中恰恰就有對付怪物的武器,那就太可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