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曾經有人問我,為什麽每次都要寫後記。我說,後記對作者來說是一種總結,可以讓作者重新審視自己的創作,也可以讓讀者對故事有一個更好地了解。所以我在每本書的最後會寫一個後記。

有一次在作訪談時,有人問我到底是在進行什麽類型的創作,因為她說我的小說似乎包含了所有類型小說的元素。還有人問我,怎麽看待一個個武俠作者都轉型去從事奇幻或者其他小說的創作。我說,武俠其實沒有死亡,只是在經歷著進化,純武俠也好,奇幻也好都在發生著變化。如果我們認為奇幻不是武俠的一個進化版,那麽武俠的確瀕危了,但如果我們接受所有事物都是在發生變化的,那麽武俠亦然,他也不會那麽容易瀕危。

異現場調查科的故事有一個核心的內容,就是用和時代同步的目光,去看待一些新奇的或者陳舊的事物。時間總是不會停歇,世界總是在向前走,所有的一切不論你是否願意,是否喜歡,也都必須跟著一起前進。武俠也好、奇幻也好、閱讀也好、電影也好,都在跟著時代前進,至於最終會變成什麽樣子,是一個茫然的問題。

我的小說包含著很多元素,武俠、奇幻、歷史、科幻、懸疑、推理等等。我想,我們作為創作者,本身並不會給自己的作品去分類,分類這個事情是市場去做的。

曾幾何時,閱讀變成了一件奢侈的事,現代繁忙的都市節奏,讓人很難安靜下來。曾幾何時,閱讀變成了一件用來催眠的工具,忙碌了一天的人,在床上看了兩頁書就困倦地睡去。

我不知道,閱讀缺失的責任應該怪生活,還是怪小說的創作者。我很渴望能夠找到一條路,能夠讓讀者重新喜歡閱讀,重新找到我們少年時候,看金庸,看古龍,看倪匡等前輩們小說時候,獲得的那種喜悅。即便時代是在進步著,即便生活變得越來越快速,但閱讀應該是一件美好幸福的事。

異現場調查科的故事有一個很好的設定,這個開放式設定可以接納一切題材進入,所以只要條件允許,這個系列會繼續進行。目前這個系列已經出版了6本書。而這本書是E科1的修訂。

E科第一季的故事,在初稿的基礎上作了不少細節修改,另外還增加了一部分新的內容。這一季大多數的故事創作於2007年,現在回頭看,覺得尚算滿意。每個創作者在不同時期,會有些不同的想法,所以如果讓我重新創作,也許這些故事會不同。

這是創作的樂趣所在,只不過,大多數的故事,只有一次機會去寫。

一部小說,在作者的心裏最初當然有一個構架,但是如果一部小說,在完成的過程中始終遵循著那個構架,或許這不會是一部有個性的小說。

我知道這是一句矛盾的話,就好像說作者應該有控制力,但是作品也應該掙脫作者控制的能力。這是一對矛盾。我想,換一種說法,那就是小說和作者之間是“相互推動”的關系。

E科最初的設定中,端木笙是在第二集中才加入的,原本也不是主要角色,是因為故事的發展,自動產生的人物。這是不是一件很神奇的事?

E科的最初設定中,查理·諾蘭這個角色並不是作為主要人物出現的。細心的老讀者會發現,這個名字最初連載時,甚至都沒有出現在主要人物表上。

但是故事進展到第四集時,也就是《克隆》這一集的時,查理·諾蘭這個人物忽然獲得了自己的靈魂。於是他在這個系列的分量迅速提升,並隨著後續故事,在讀者中變得越來越受歡迎,成為了人氣角色。

正是由於這麽一個人物,整個E科系列的也顯得充滿了生命力。因此我個人在創作的時候,也會為了接下來的故事而興奮不已。

在這裏可以劇透的是,查理·諾蘭會作為和諸葛羽一樣重要的人物,出現在《異現場調查客1993》中。我已經做好了準備,去創作一部異能戰爭的史詩。

在創作故事的時候,我忽然有了個奇怪的想法,如果人生也有劇本,那麽這個劇本是否也有創作者。如果這個劇本有創作者,那麽這作者,會否和我一樣,對接下來的事情,也會不確定。也會期待劇中人物的自我發展?

你們說,生活是不是很神奇?

以上是我在2009年當E科系列出到第三本後寫的後記,這裏只是略作了修改。可惜的是,原本預期的再版遲遲未來。

一晃眼,如今已是2017年了。很多讀者從小學生變成了大學生,中學生變成了研究生,有些甚至已經結婚生子。情況雖然各有不同,但不變的是大家依然深愛著E科,依然對這個系列不離不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