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厭火之洗(第7/13頁)

其時寧州正值多事之秋。十四年前,銀武弓王殘暴多疑,將太子一派誣為叛亂而剪除,只是羽人紛紛傳說太子翼在天仍然活著,已然穿過滅雲關逃走。其後寧州羽人的八部精銳中三部公然抗命,擁兵自重,另三鎮則坐地觀望,史稱六鎮之亂。這期間,第一次蠻羽戰爭中,因滅雲關失落而流散在寧州各處的蠻族遊牧部落逐漸聚集,在首領沙陀藥叉的手下,再次形成令人畏懼的大股勢力。

一年前,銀武弓王暴斃,二子翼動天登基,是為銀烏鬼王,開始著手收拾這破碎河山。

寧州八鎮中只有風神風鐵騎和拱衛京都的黑翼風雲止始終對青都王朝忠心耿耿;金山、白河二鎮已反;鶴雪脫身遠走瀾州,也算是抗命不遵;厭火部羽鶴亭及茶鑰天龍鎮軍則飄忽不定,對青都若即若離;南藥的雲魂鎮軍雲猛勝歷來與茶鑰是水火不容,因此拿定主意,只看著茶鑰行事——茶鑰若反,他們則擁青都為王;若茶鑰向青都稱臣俯首,雲猛勝則必然要反。

此次茶鑰城主天龍軍上柱國木子搏讓自己的兒子到厭火來,正是要找羽鶴亭商議進退大事,不料卻在路上碰到了南藥雲猛勝的女兒。雙方勾心鬥角,各懷鬼胎,自然見面就打了起來。

此時來迎接茶鑰公子的乃是羽鶴亭手下中護軍時大珩,他騎馬隨在茶鑰公子的車邊爬上了一個大坡,對車內說:“大人請看,穿過這條大路,拐向北行,便是上城區了。”

茶鑰公子擡頭仰望,只見整座厭火城呈兩個相互咬合的半圓形,自高而下地鋪展在翠渚半島指掌狀的陡坡上,上城高聳在翠渚坡最高的地方,都用白色整潔的石塊砌成,無數白色的高塔矗立在雲端,飛檐上懸掛著風鈴,一圈白色的城墻在陽光下閃光,仿佛厭火城亮白色的心臟。那些土黃色的低矮的、歪歪扭扭的房頂是下城區,它們包圍著白色的上城,一直俯沖到海裏。黑色海水則如同一群群要奪取厭火的騷動匪徒,不斷向前洶湧進攻,奮力拍打在青石海堤上。

如此熱鬧和對比鮮明的情形,是其他各鎮所難見的。茶鑰公子看得贊嘆不已,轉頭卻發現時大珩和他手下的鐵甲軍都神情緊張,右手一刻也不離刀柄。他說:“我們得加緊走,到了上城的城墻裏邊,就安全了。”

“哈哈,可笑可笑,”茶鑰公子忍不住撲哧一聲笑了出來,“時將軍不用這麽小心吧,難道這厭火城的城主,不是你家主人羽鶴亭嗎?我們是城主的客人,還需要害怕什麽呢?”

“公子有所不知,這下城白天是我們羽大人的,晚上則是鐵爺的。下城的府兵也未必盡靠得住,此時天色將晚,還是多加戒備為上。”

茶鑰公子驚訝地發現,說到“鐵爺”這兩個字的時候,時大珩壓低嗓子,東張西望,帶著自己察覺不出的恭敬神態。他“喔”了一聲,向後靠到馬車松軟的繡花椅墊上,把這個搞不懂的鐵爺和城外那個討厭的胖子店家扔到九霄雲外。這一路當真是辛苦勞頓,千難萬險,連吃個茶點也吃得驚心動魄。

茶鑰公子擁有一個優點,就是他從不為不該自己負責的事情多操心——這讓他的安逸之態超凡脫俗為他人所不及。既然時大珩負責護衛,這位亂世佳公子也就不再過問周圍情形,而是將心思轉到等會兒可以安心享用的美酒佳肴上去了;但此刻時大珩和手下兵丁只顧小心防備四周幢幢屋檐下的暗影,卻沒注意到茶鑰公子的車隊裏,一條黑影正偷偷溜開,朝下城區的方向摸了過去。

二之戊

風行雲和羽裳從來沒見過城鎮,更別提這座聞名天下的寧州海港了。任何一個普普通通的景象——破舊倒塌的屋頂、擁擠的黑洞洞的門窗、散發強烈魚腥味的垃圾堆、墻角那些看似有意無意的劃痕和塗鴉……帶給他們的都是驚奇和強烈的沖擊。他們瞪著無邪的黑色眼睛,不帶任何成見地接受這一切,所以他們比茶鑰公子更能發現厭火的真諦:厭火下城肮臟破敗的皮膚下,卻充滿張力和暗藏的火焰,而遠處的上城白色的城墻,雖然漂亮堅固,卻像鐵殼一樣生硬。

轉過幾個街角,他們發現隨著太陽和溫度的落下,街上的人已經慢慢多了起來,雖然人數還算不上很多,喧鬧卻已經勝過了風行雲他們見過的最熱鬧的集市。每一個街角都開始擠滿了人。一匹無人駕禦的漂亮小青馬拉著的車子慢悠悠地穿過人群,車簾微微挑開,風行雲只覺得心裏突地一跳。從車簾縫裏看到一個光潔的額頭,已讓他覺得車裏坐著的女人柔美不可方物。車裏的女人從車簾裏伸出一只手來,風行雲看到一片草紮的鶴,不需要風吹,就從白如皓玉的掌心輕飄飄地飛到空中,竟然也不覺得驚訝——這一天裏,他看到的聞所未聞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