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查師 三、海鷗(第6/18頁)

芙紗從鎮裏帶來最後一批晚熟桃子時,兩人笑了。桃子正是他們的幸福象征。他們欲留芙紗共進晚餐,但她不肯。“你們要把握良辰。”她說。

那年夏季過早結束,雨季提早來臨,即使在如此南端的柔克,秋天也飄起了雪。風暴輪番來襲,仿佛狂風憤起,抗拒詭徒無端擺弄幹涉。婦女在寂寥農莊的爐火邊團坐,人群聚集在綏爾鎮壁爐周圍,聆聽風嘯雨打或寂靜雪落。綏爾灣外,大海轟隆擊打島岸暗礁與懸崖,沒有船只敢出航,進入這種海面。

眾人分享所有。就這點看來,這裏的確是莫瑞德之島。在柔克,無人餐風露宿,但每人僅擁有生活基本必需。有大海和風暴掩護,更有自身防禦,以偽裝島嶼誘導船只迷途,因而與世隔絕。他們工作、談話、唱“冬頌”與《少王行誼》;也有《英拉德編年史》與《智傑史》可讀。老人與婦女會在漁婦織補魚網的港邊大廳,高聲朗誦這些珍貴書籍。那裏有座壁爐,他們會點起爐火,甚至有人從島另一端的農場前來聽史歌朗誦,在沉默中傾聽,全神貫注。“我們的靈魂饑餓。”萸燼道。

萸燼與彌卓住在離網屋不遠的小房子中,不過她經常與姊姊芙紗在一起。劫匪從瓦梭前來時,萸燼和芙紗還是孩子,住在綏爾附近一座農場。母親將姊妹倆藏在農場放根菜作物的地窖裏,自己出去施咒,試圖保護丈夫與兄弟,因為男人寧願戰,不願躲。一家人與牛只同遭殺戮,房子、谷倉焚為平地。當天及之後的夜晚,兩個小女孩都待在地窖裏。最後,前來埋葬腐屍的鄰居發現兩個小孩,沉默、饑餓,手握鶴嘴鋤及斷裂犁頭,準備守禦兩人為死者叠徹的石土堆。

彌卓從萸燼口中只聽到約略內容。某晚,比萸燼大三歲的芙紗,記憶較清晰,告訴他完整故事。萸燼坐在兩人身邊,默默聆聽。

彌卓則把薩摩裏礦坑、巫師戈戮克,及奴隸安涅薄的一切,告訴芙紗與萸燼,以為回報。

他說完後,芙紗沉默良久,說道:“所以,你剛來這裏時說,‘我救不了救我的人’,就是這個意思。”

“而你問我,‘你能告訴我什麽,讓我信任你?’”

“你剛告訴我了。”芙紗說。

彌卓握住她的手,將額頭貼上。說故事時他強忍淚水,如今,他再也忍不住。

“她給了我自由,”他說:“而我依然覺得,我所做的一切都是透過她、為了她。不,不是為了她,我們對死者無能為力。是為了……”

“為了我們。”萸燼接口,“為了我們這些活著、躲著,未遭殺害也不殺人的人。強有力的人肆無忌憚任意而為,世上僅剩的希望,只在微不足道的小人物身上。”

“我們非得永遠躲藏不可嗎?”

“真像男人說的話。”芙紗帶著她溫柔、受過傷的微笑說道。

“對。”萸燼說:“我們非躲不可,必要的話,永遠都得躲藏。因為在這道海岸之外,只剩下殺人與被殺。你是這麽說的,我也相信。”

“但真正的力量無法隱藏,”彌卓說:“藏不久。力量死於躲藏、無人分享。”

“柔克的魔法不會死,”芙紗說:“‘在柔克,諸咒皆強。’阿斯這麽說過,而你已在樹下行走……我們的任務必然是保留這份力量。隱藏力量,對,囤積力量,就像小龍囤積火焰般;還要分享,但僅限此地,傳遞下去,一個又一個。這裏很安全,因為這裏的人都微不足道,大盜與殺手最不可能來此尋找力量。總有一天,龍會成長茁壯,即使要花上千年……”

“但在柔克外,”彌卓說:“平民在困苦中受奴役、挨餓、死亡。難道他們也得毫無希望地持續千年嗎?”

他輪流看著姊妹的臉,一個溫和、不動如山,而另一個,在嚴厲外表下,宛如初燃火焰第一道火舌,靈敏溫柔。

“黑弗諾島上,離柔克很遠的地方,歐恩山上的村落裏,在對世事一無所知的人民之間,依然有結手之女。經過這麽多年,網絡毫發未損,那是怎麽織成的?”

“以靈巧。”萸燼說。

“而且撒得很遠!”他再度輪流看著兩人。“我在黑弗諾市沒受過良好訓練,我的老師們告訴我,不要將魔法用在壞用途上,但是他們活在恐懼中,沒有力量抵抗強權。他們把能給的都給了我,卻依然羸弱。我未走上歧途,都得感謝機運,及安涅薄賜給我的力量。要不是她,我如今已是戈戮克的奴仆。然而,她自己乏人教導,也遭受奴役。如果巫術只由佼佼者草草教導,由強勢者用於邪惡之途,我們在此處的力量該如何壯大?小龍將賴何為生?”

“這裏是中心,”芙紗說:“我們必須守住中心。並且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