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 還魂香(第6/13頁)

婉娘回了房間,好大時候才出來,拿著個青玉小壺。壺身扁平,壺肩處有兩條玉龍,壺身中間裹著一汪水,水裏面有兩條遊動的小魚兒,卻是公孫玉容定制迎蝶粉時送給婉娘的那個。

文清接過來,看兩只小魚兒遊得正歡,問道:“拿這個做什麽?”

婉娘一臉不舍,恨恨道:“沫兒!都是你惹的禍!害得我這個小壺也毀了!”沫兒自知理虧,也不犟嘴,只管點頭哈腰。

婉娘道:“三哥,拿個鉆子來。”黃三背對著婉娘,聽了這話,起身去屋裏拿出一個小鉆子來,沫兒突然意識到,黃三能聽見了。

文清道:“做什麽?”

婉娘道:“對準中間有水的地方,將小壺鉆個空兒。小心,不要將水灑了。”

這青玉小壺質地相當堅硬,四人忙活了一個多時辰,終於鉆透,黃三拿來一根保存良好的麥秸稈,插進鉆孔裏,將裏面的水導進盛曼陀羅籽液的小瓶子裏。

沫兒好奇道:“這個水用來做什麽?”話音未落,裏面的水流盡,一青一紅的兩條小魚兒在壺中蹦達了幾下,便不動了,接著迅速化成了齏粉。

沫兒吃了一驚,叫道:“死了!”文清接道:“啊呀,變成粉末了!”

婉娘搖了搖小玉瓶子,瞄了一眼玉壺,道:“沒了還魂水,當然死了!死了之後可不就化成粉末了?”

這個小壺是公孫玉容當成小玩意兒送給婉娘的,顯然並不認識這個玉壺的妙處。這種青玉叫做“鎖魄玉”,玉石中間汪著的清水叫做還魂水,有助生魂還陽之功效。但這塊玉石奇就奇在正好有兩條小魚一起被裹在了還魂水中,可能因為這個,玉石被雕成了小壺的模樣,成了一件新奇的玩物,最主要的功能倒被忽視了。因為還魂水和玉石的鎖魄功效,這兩條小魚兒一直保持不死,在壺身中遊來遊去;現在鉆開玉壺,倒出還魂水,玉石精魄散去,水也沒了,小魚兒便在一瞬間化成了粉末。

沫兒看著小壺,覺得十分可惜,又不敢表現出來,唯恐勾起婉娘的小氣。

文清道:“鉆了小壺,就是為了裏面的還魂水?可惜裏面的小魚兒了。到底做這個還魂香有什麽用處?”

婉娘抿嘴笑道:“你問沫兒。”

沫兒一想起來,又覺得脊背發涼,四處看了看,才期期艾艾道:“那個……劉大娘心願未了,陰魂不散,一路跟著我。”

文清“哇”一聲大叫,倒把沫兒嚇了一大跳。沫兒埋怨道:“你叫什麽?沒被劉大娘嚇死,倒被你嚇死了。”

文清繞著沫兒來回走,看了幾圈,狐疑道:“什麽也沒有。”

沫兒惱道:“難道鬼魂會站在這裏等你來看?再說了,她哪裏敢追到聞香榭裏!”

文清訕訕道:“那……就好。這個還魂水是要給劉大娘用的?”

婉娘笑道:“文清也挺聰明的嘛。”說著板起臉,“我要扣沫兒兩年的工錢!一分錢沒賺到,害得我的鎖魄小壺也沒了。這個生意可虧大了!”

沫兒撓撓頭,故意擺出一副傻相。

文清又問:“有還魂水就行了,怎麽還要放曼陀羅汁?”

婉娘道:“還魂水和玉石的精魄是相輔相成的,如今玉石精魄已散,還魂水的功效便要大打折扣。黑色曼陀羅是死亡之花,用來補充散去的精魄正好。”說著晃了晃手中的小玉瓶,滿意地道:“唔,這些可以維持一天的啦。”

沫兒長長地籲了一口氣。

黃三做了晚飯,沫兒幾乎沒吃。一是中午吃得太多還沒消化,二是因為劉大娘的事一點食欲也沒有。劉大娘臨終前,說出個“是”字,是指李義偷了銀兩,還是另有所指?她用盡力氣,擡手想指的是李義嗎?那些銀兩現在在哪裏呢?

〔五〕

半夜時分,突然狂風大作,風停了又下起了小雨。沙沙啦啦的聲音讓沫兒一晚都睡得不太踏實。

黃三烙了大餅,沫兒拿了半個啃著,連聲催促文清套車。三人胡亂吃了早飯,便冒雨前往小劉莊。

在村口附近將馬車存了,三人打傘步行。離得越近,沫兒就越不安,不住地唉聲嘆氣,忍不住問道:“婉娘,你說給她個開口的機會,她……她不會要借我的嘴巴說話吧?”

婉娘看他惶恐的樣子,笑道:“活該你!明知道自己招鬼,還喜歡往跟前湊!放心,劉大娘昨天剛咽氣,肉身未腐,她用自己的身體。”將小玉瓶遞給沫兒,“你想個法子,將這瓶還魂香灑在劉大娘的屍身上。”

到達小劉莊,正是農家早飯時節。濛濛的雨霧中升起裊裊的炊煙,路邊的菊花被雨水打得七零八落,更有一種別樣的風情。好在都是石板路,地上並無泥濘。

祠堂前,兩顆柏樹之間搭了一個油布大棚的靈堂,一口黑漆桐木棺材擺在下面,棺木旁邊的椅子上,坐著兩個發須皆白的老者,面色悲痛,看樣子是兩兄弟的娘舅,身後站著幾個後輩子侄。棺木的供桌上點著三炷香,後面放了一只被捆著雙腳的大公雞,眯眼斜臥著,頭一抖一抖地望著周圍的人群。劉大劉二和劉大的胖婆娘披麻戴孝,跪在旁邊的草墊上悲聲大放。劉洪、劉禿子等鄉族和一些遠親,未穿孝衣,只在頭上戴了白孝帽,不遠不近地站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