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 05(第7/8頁)

索思爵士繼續站在修肯樹林的邊緣。

“奇蒂拉,我也相信命運,”死靈騎士喃喃自語道,“一個由自己一手種下的命運。”

索思擡起頭看著大法師之塔的窗戶,注意到原先待的那房間的燈光熄滅了。有那麽短暫的片刻,整座塔被籠罩在陽光無法穿透的、飄浮在塔四周的黑暗陰影中。最後,一道亮光從塔頂的房間出現。

那是法師的研究室,雷斯林研究魔法的黑暗密室。

“不知誰會學到這個教訓?”索思喃喃道。聳聳肩之後,它融進在陽光下退縮的陰影中,消失了。


  1. 在人類的歷史中,失落的輝煌文明是一個能夠引起共鳴的原型。從世外桃源到亞特蘭蒂斯,人們總是會描述現今已經無法想象的、偉大的昔日文明。

  2. “奇蒂拉是用我老婆凱蒂的名字來命名的。她叫作凱特(Kate),兩人的相像程度就到此為止。真的,我發誓!”——傑夫·格拉布(《龍槍編年史I:秋暮之巨龍》。)

  3. 參見《春曉之巨龍》第1卷第9章。

  4. 奇蒂拉是天性抱持懷疑、相當憤世嫉俗的人。她總是會看到白紙上的黑點,但她也因此經常是對的。在此,她也看到了帕蘭薩斯城基礎的裂縫。——西克曼

  5. 帕蘭薩斯城的規劃和20世紀初期對於明日小區的規劃有關,也和以色列的合作農場有關。——西克曼

  6. “在力量之年代,法師們的力量大到讓許多人擔心他們可能會征服全世界,教皇也是擔心者之一,他說服人們開始打壓法師。法師們可以很輕易地摧毀這些暴民,但他們知道這樣一來就會摧毀整個世界。因此,他們選擇犧牲自己的力量。他們摧毀了兩座大法師之塔,並且還把伊斯塔的大法師之塔交給教皇,如果不是因為帕蘭薩斯城所發生的意外,本來這座大法師之塔也是要交給他們的。他們借此換取保留威萊斯之塔的權利,也盡可能地將所有的魔法知識和寶物搬到這裏來保存。在移交帕蘭薩斯大法師之塔給教皇代表的儀式開始時,一名邪惡的法師因為魔法的失勢而陷入瘋狂,從高塔上跳了下來,把自己刺死在門的尖刺上。當他的鮮血流到地面時,他下了一個詛咒:在掌握了過去與現在的強者帶著力量回來前,沒有任何活物可以進入。”(《龍槍冒險集》第31、33頁。)

  7. 奇蒂拉讓我們了解到雷斯林旅程的真相可能是什麽。——西克曼

  8. 索思爵士某天下午突然間在我位於TSR的辦公室隔間中躍然紙上。我當時正在設定名為“巨龍戰爭”的一個遊戲模組,構思著一支攻打高塔的軍隊。突然間索思爵士從我腦中蹦了出來。那時,我就知道了它的背景和它悲劇性的命運。索思的威力大到身為作者的我們也對它感到十分敬畏。每當我們容許它參與故事時,它就有那種把故事拉往它的方向的能力。每當索思爵士出現時,我們就必須非常小心,免得它奪走所有的主導權!——西克曼

  9. “這顆珠寶如同邪龍的血般黝黑,可以保護所有進入修肯樹林的人,只要他們有勇氣和意志堅持下去。這顆寶石可以抵消恐怖術的影響,但卻無法完全消弭那威力。它可以用來抵抗森林中的不死生物,但使用它的人必須要有勇氣用這寶石碰觸出擊的不死生物。這顆寶石是黑色的,看起來相當不討喜,碰觸起來相當地冰冷。使用者可以將它用銀鏈綁在脖子上,但在進入修肯樹林時必須用手高舉著這寶石才行。”(《龍槍冒險集》,第98頁。)

  10. 參見《龍槍外傳》第2卷《大災變》中的描述。參與的作者有西克曼和魏絲、羅傑·穆爾、道格拉斯·奈爾斯等人。更為完整的版本則出現在由埃多·範貝爾根所撰寫的《索思爵士》一書中。

  11. 這個預言也算是坎貝爾的神話理論中的一部分。這是對冒險的召喚,英雄聽到之後就必須離開熟悉的領域,前往陌生的魔法世界。有趣的是,這預言是由通過時光旅行回到過去的雷斯林自己講的,這可真是個“可靠”的預言,對吧?——西克曼

  12. 雷斯林討論的事件發生在《春曉之巨龍》第1卷第11—12章。

  13. 奈拉卡是印度尼西亞語中的地獄。以前,我收到過某個可愛的年輕女子的來信,她說她媽媽因為喜歡這個詞的念法而叫她奈拉卡。這個女子在稍微年長之後想要知道這個詞的意思,我必須向她道歉並告訴她真相。——西克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