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古事記(第5/5頁)

“後來怨恨那麽深,只因為當初相遇那麽美。”楚子航輕聲點評。

歌聲回蕩在四周,不用閉上眼就能把風間琉璃想成一個悲傷的女人,她穿著屍衣在地獄中歌舞,圍繞她的只有枯骨。觀眾席上寂靜如死,有幾位擅長品鑒歌舞伎表演的客人默默地流下淚來。座頭鯨從口袋裏抽出手帕蒙住淚如泉湧的大眼,原本愷撒心裏也有些觸動,可看到店長哭得梨花帶雨,自己反倒不好意思感傷了。

中場休息的時候,休息廳內無人喧嘩,大家都沉浸在剛才的表演中,有人悵然若失,有人悄聲耳語。

下半場卻是歡快雄壯的故事,講述須佐之男殺死八岐大蛇的壯舉。

譯文屏幕上介紹說須佐之男是位勇武的少年,他孤身帶著天羽羽斬,流浪到了名為“出雲”的地方。在這裏他遇到了名叫奇稻田姬的美麗女孩,奇稻田姬是一對老夫婦的最後一個女兒,她的七個姐姐都被山一樣巨大且有八個頭的妖怪八岐大蛇吞吃了。八岐大蛇每年都要吞吃一個少女,今年輪到了奇稻田姬。須佐之男喜歡奇稻田姬,決定殺死八岐大蛇為當地人除害。他準備了八壇烈酒,把奇稻田姬變作梳子插在頭上,等待著八岐大蛇。八岐大蛇飲下烈酒後酣醉不醒,須佐之男趁機用天羽羽斬把大蛇砍作一截一截,砍到蛇尾的時候他發現天羽羽斬這樣的神劍也崩開了一個缺口,這才發現八岐大蛇的尾巴裏藏著比天羽羽斬更鋒利的劍“天叢雲”。須佐之男把天叢雲獻給姐姐天照,娶了奇稻田姬。

這一次風間琉璃扮演八岐大蛇,他在素衣外罩了一件鱗片狀的長袍,舞姿跟扮演伊邪那美時一模一樣,只是沒有唱詞。

台下議論紛紛,這在素來講究禮儀的日本觀眾中是很罕見的,但下半場的表演委實太詭異了,屠蛇之戰本該是場激烈的交鋒,但觀眾看到的卻是女人和男孩的對舞。須佐之男的利劍反復地砍在風間琉璃身上,鮮紅的染料沿著鱗片流淌。最終風間琉璃倒在了舞台中央,須佐之男跪在他身邊高舉天羽羽斬,停滯一秒鐘後刺穿了他的心臟。舞台四面都噴出了冷焰火,火樹銀花中須佐之男撕掉風間琉璃罩在外面的斑斕長袍,露出血色的女人,她靜靜地躺在舞台中央的燈光中,像是一片飄落的楓葉。

畫外音響起風間琉璃的低唱,幽怨蒼涼,便如孤魂在井中哭泣:

“倦兮倦兮,鬼骨面君;

來路已渺,回首成空;

斷舟浮海,相望孤城;

猶記曰昔年恩重,恨水長東。”

短暫的沉默後,有身穿和服的老人起身,發出長嘯般的贊嘆聲,接著全體觀眾起身鼓掌,掌聲如雷。

結局匪夷所思,原來八岐大蛇就是伊邪那美的化身,多年之後她以蛇軀重返人世,就要是報當年被丈夫遺棄的仇,但須佐之男終結了她的復仇之路。所謂“新編古事記”,創新就在結尾的地方,這是一個被拋棄的妻子對丈夫和他創造的整個世界的復仇,盡管復仇本身是邪惡的,可想到她曾經遭受的痛苦,又讓人心有不忍。風間琉璃的扮相太美,歌聲也太哀涼,愁雲慘霧彌漫在歌舞伎座中,帶著觀眾們瞬息穿梭於神話和現實之間。

激動的歌舞伎評論家走上舞台擁抱風間琉璃,嘶啞地贊嘆說這是他有生以來看過的最完美的歌舞伎表演,全場觀眾淚如雨下,低低的抽泣聲仿佛海潮般在觀眾席中回蕩。

愷撒和楚子航悄無聲息地離場,演出剛剛結束,侍者就把一枚白色的信封送進了包廂,信封裏是一枚特別邀請卡,邀請愷撒和楚子航去後台參觀。

[1]歌舞伎演員其實都是男人,其中飾演美貌女性的男演員被稱作“女形”。歌舞伎興起之初,都是京都、大阪一帶的妓女遊動演出,稱為‘遊女歌舞伎’,這種表演往往伴隨著賣淫,於是被幕府取締了,女性被禁止演出歌舞伎。後來出現了由青年男子扮演女性的‘若眾歌舞伎’,但因為女形太過嫵媚,經常伴隨著同性賣淫,於是又被取締了。接著出現了‘野郎歌舞伎’,演員都是中年男子,剃著‘野郎頭’。在野郎歌舞伎中,女性已經不再靠美貌打動人,但頂尖的女形只靠歌舞和身段便能展現虛幻的女性美,日本人甚至認為這種美能超越真正的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