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節 別來無恙(第6/7頁)

太昌九年,四月八日,孟聚抵達洛京京畿的華亭縣。在城門外,孟聚遠遠就看到一群人佇立在那邊,內中有不少穿著官袍的文武官員。他還以為這是在歡迎哪位朝廷高官呢,不料遠遠就有人朝這邊喊了:“請問,那邊來的,可是東平孟大帥的兵馬?”

“我們是東平東陵衛,請問諸位是……”

人群中走出來一位英武的年青紅袍武官,他沖著隊伍拱手行禮:“請問,孟大帥可在?末將是金吾衛的衛鐵心,奉太子均令,在此恭候大帥蒞臨。”

孟覺也認出了衛鐵心,他從隊伍中走出來:“有勞衛管領——呃,衛旅帥久候了!”他打量衛鐵心的五品武官紅袍,微笑道:“半年未見,衛大人可是高升了啊!”

衛鐵心微微躬身,笑容可親:“都是承蒙大人殿下的栽培,也要多謝孟大帥的提攜啊。大人從北疆長途跋涉,一路辛苦了。太子殿下聞知大帥親自來援,十分歡喜,本要親自出迎的,只是事務繁忙抽不開身。因為末將與大帥還算熟悉,是以自告請纓過來迎接,還望大帥莫要嫌棄末將冒昧。”

“太子殿下?莫非……”

“正是,皇上親征相州,臨行前已經冊封大公子為太子,留守洛京監國。大帥一路辛苦了,城內已經準備了接風宴席,還請大帥千萬賞臉。”

衛鐵心向孟聚介紹了在場的文武官員們,包括華亭縣令、幾個當地的駐軍軍官,官員們紛紛與孟聚見禮,禮貌周全,卻是熱情不高——想來也知道,千裏外的一個邊疆軍頭,自然不會放在京官的眼裏。大家很明顯是沖著衛鐵心的面子過來的。

宴席一番杯觥交錯,熱鬧非凡。席間,孟聚幾次詢問衛鐵心當前戰局如何,但後者不是避而不答,就是說些冠冕堂皇的話:“陛下統帶三十萬精銳王師親征相州,大軍所至,那些醜類指日灰飛煙滅。大帥您剛到,不必為瑣事煩憂。”

宴席之後,衛鐵心領著孟聚前去住處歇息,一路上,他幾次拐彎抹角地試探孟聚,想知道東平有多少兵馬來援,說是好“以備食宿及糧秣”,孟聚也不必瞞他,很直爽地告訴他:“我統帶了三百人,全是軍中精選的鎧鬥武士,足以以一敵十。”

衛鐵心臉上很明顯地露出了失望之色,孟聚馬上繼續說:“這只是一支先遣兵馬,後續大軍還將陸續抵達。總數嘛……因為路途遙遠,沿途北疆叛軍盤踞把持,現在也說不好能有多少兵馬安全抵達,但總也有幾千人吧,說不定會有上萬人。”

衛鐵心臉色立即好轉:“大帥不遠千裏來援,此番情誼令人感動。聞知大帥抵達的消息,太子殿下十分欣喜,末將在此先代殿下謝過了。”

“太子殿下與我情誼深厚,我們兩家本就不分彼此。衛大人這麽說,那就顯得太過見外了。”

當晚,孟聚一行在華亭縣休憩。為了款待遠道而來的太子貴賓,衛鐵心也是十分盡心,不但好酒好肉奉送,還給隊伍裏的軍官們準備了過夜的妓家。孟聚以路途跋涉疲憊拒絕了陪夜的妓家,但他卻沒幹涉部下們——總不能孟大帥你不吃肉,就逼著部下也跟著吃素吧。大家冒著危險在幾十萬邊軍中走了一個月,總得有點好處犒勞一下。

在華亭縣休整兩天,衛鐵心就催促著孟聚趕緊進洛京了——他說是“太子殿下與大帥情誼深厚,他翹首盼望您早日到來!”,但實質上,大家都清楚,該說是慕容毅盼著孟聚的兵馬趕緊到才是真的。

不過區區兩個旅的鬥鎧,慕容家就這麽看重——孟聚心裏也大概有譜了:慕容家的局勢,大概不是很妙啊!衛鐵心不敢說,怕是把自己這路難得的援軍給嚇跑了吧?

四月十二日,黃昏,當在黃昏的地平線上望見洛京那高大的城墻,來自北疆的士兵們發出了歡喜的呼聲。

“洛京,此行的終點,終於到了!”

在太昌八年的事變中,叛軍與朝廷軍反復交戰,洛京城內多處街道被夷為平地,居民死傷慘重,大批逃離。雖然後來慕容家穩定了京畿局勢,但因為兵事不斷,他們也沒余力來重建洛京,所以,當進城以後,呈現在孟聚面前的,依然是那滿目滄夷的廢墟。

走在銅陀大街上,眼看著街上人煙稀疏,暮氣重重,孟聚也不由噓唏,感嘆滄海桑田,一切繁華終如落花般幻滅。

衛鐵心領著孟聚進了內郭城,將他帶進了“四夷館”的燕然樓住下。四夷館是大魏朝招待外貴的場所,專供四方各國來附者和客商居住。

四夷館雖然名為“館”,其實卻是一個大花園。正值當春時節,園內草木蔥郁,百花綻放,小橋流水,衣衫飄舞的窈窕少女在林間嬉戲,一座座樓台坐落於如畫風景中,望之猶如人間仙境,哪裏想得到外邊還是烽火連天的戰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