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靈綱劍鳴 故氣余音(第6/10頁)

李伯才言語鋒芒淩厲,視線掃過虹橋上各個修士的時候,卻是平靜冷澈,最終又停在彭索臉上:

“至於什麽目的,總不會是那些虛無縹緲的玩意兒。就是曲無劫那一撥人,什麽時候又為了‘男兒到死心如鐵’這樣可笑的目標去戰過?哦,是了,你要成為曲無劫,這也算、算是個目標,可死掉的金瞳神將,原來就等於是曲無劫了?

“你連過程、風格、目標都搞不清楚,最起碼的思維都不見,這種模樣,活也好,死也罷,也配稱男兒?你這麽做,老子會笑,葉半山,還有那個拿出靈綱劍圖的家夥,恐怕會哭啊!”

虹橋上這一批修士裏面,李伯才的口才若論第二,再沒有人能排第一。

彭索幾度欲反駁,都被李伯才封了回去,而這位以其地仙修為境界,真要評點哪個人、哪件事,其高度、深度,也不是彭索區區一個剛邁入長生境界的劍修所能置喙的。

“葉半山的脾氣,這輩子是改不過來了,但他最起碼的資本是有的,幾劫以來的本能,總能找到相對正確的路徑。

“至於那個家夥……看,靈綱劍圖招展,葉半山孤劍獨舞,慷慨悲壯,是不是?靈綱山上萬千劍修熱血沸騰、你金瞳神將五內如焚,是不是?人心可用啊!

“他想搞什麽鬼,我不用多說,可有一條你要明白,他做得再妙,現在,沒有我們,沒有我們的手段,他什麽也做不了……”

李伯才按著彭索的肩膀,硬把他扳回來,讓他循虹橋去感應靈綱山地界:

“現在,你睜大眼睛看看,這份人心之力,要用什麽法子才能利用起來,用劍修的?錯了,用我們的!”

此言一出,氣氛驟變。

且不說他評點人、事的態度如何,彭索、張衍、萬騰山等人,都是愕然。

李伯才的意思是……

未等他們想個明白,此時億萬裏外的靈綱山上,有長嘯聲起。

頃刻間,淩霄峰、天尺峰、飛電峰、千重峰,都有旗幡飛空,迎風招展。

緊接著,造化峰上劍氣沖霄,氣機匯四方旗幡,激發無數靈光,隔空傳訊,但凡有軒中職司在身、或在聚仙橋上留名的劍修,都有分派。

這是論劍軒最高等級的征召令。

其實,在七祭五柱體系架設,靈變法則鳩占鵲巢之前,征召令已經發過一回,相關的修士都已經各居其位。

即使此後大多數人受了靈綱劍圖和葉半山的影響,情緒紛亂,但長年慣受軒中嚴令,紀律已成,少有人擅自脫崗。

不過數息時間,靈綱山及其周邊,已經有四個劍陣運化開來,隨即統馭合流,形成圍繞靈綱群峰而建的巨大劍陣的一部分。

劍氣轟鳴,群山瑟瑟,威勢一時無兩。

此次劍陣運化,是聚仙橋架向洗玉湖之後的第一次,也是“靈變法則”覆蓋這方天地之後的第一次,感覺分外不同。

絕大部分修士身在劍陣之中,對天地法則體系缺乏直觀認識,感應本身也隔了一層,難辨微妙之處,可是,和他們相關環節的詳實變化,卻是清晰地映現出來。

氣機外放時,有那麽一種“水到渠成”式的暢快感覺。

像是從高山瀑布中飛落,在近乎失速的狀態中,之前受劍陣約束的種種,包括情緒、靈感等,都盡情地釋放出來。

此時,對天地法則體系有比較清晰認識的修士可以看到,靈綱山劍陣中,劍意靈光匯而成流,通過“靈變法則”的天人作用,使靈昧之力,由造化而出,錚然化劍。

劍器從虛無中來,懸在造化峰頂。初時光彩迷離,虛而不實,但隨著靈綱山周邊萬千劍修“倚天萬裏須長劍”的歌聲往復不絕,漸漸靜澈。

“看,劍修們要做的,不過就是輸送初始資源罷了,如果連這個也做不到,你們也沒有什麽意義可講!”

李伯才對彭索勾勾手指:“現在就讓你看看,我們在做什麽!”

說話間,靈綱山、造化峰上的“劍器”,仿佛是持在一只無形的手掌中,平擡而起,劍光北指。

此時人人都以為,劍光發動在即。

哪知,劍吟低鳴聲中,實是引而不發,劍尖劃了道平滑的弧線,略錯開角度。

在真界廣度之下,再小的角度,到最後都有相當的距離。

而且,這個方向也讓人很敏感。

劍尖偏向西北,那兒正是剛剛似有若無的劍意拔起之處——曾經的劍園所在。

靈綱山內外,一時靜寂。

下一刻,有沖霄劍氣,起於東南;靈綱遺韻,應於西北,二者呼應,刹那間有灼然劍痕,斜貫一界,轉眼間,竟似將真界劃分兩半。

當然,劍光劃界,更多還是給人的感覺,不可能當真將偌大的虛空世界切成兩半,可在層疊分布的玄門體系天域之間,筆直一線貫穿,其力其意,都絕不遜於前面參羅利那展現的威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