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第2/3頁)

曾氏身側,一個老太太派來的管事媳婦總算找到了話頭,插嘴道:“老太太心裏念著太太和姑娘呢,這宅子每天都要問三回。”

“小到這一磚一瓦,大到這院子裏的石榴樹都是新換的,好意頭。”

“姑太太、表姑娘、表姑爺,您幾位看看這宅子可還有哪兒不滿意的,我這就去回了老太太。”

“老太太說了,有不滿意的就換了,要住得舒心才好呢。”

“我是挑不出什麽錯來的了,”劉玉真笑道:“都妥帖得很,你覺得呢?”她看向了陳世文。

陳世文剛從前院回來,一把撈住了康哥兒讓他莫要亂跑,然後吩咐一直跟在劉玉真,如今正蹲下身子看蝴蝶的慧姐兒看住弟弟。

末了聽到她的話答道:“有勞了,這宅子好得很,回去替我們謝過老太太,待我們休整幾日再去向她老人家請安。”

那管事媳婦連道不敢。

在新宅子裏逛了一圈,曾氏就回去了,這裏就只剩了他們一家。

四個主人、一個嬤嬤、兩個大丫鬟、兩個小丫鬟、一個廚娘、三個小廝,一共是一十三人,他們是剛從南邊過來的。

其余的就是春杏爹娘、她大哥、兩個老太太給的做活的下人。

宅子裏總共是一十八人。

劉玉真準備再買幾個,便和陳世文商量,“家裏人少,廚房有兩個人也夠使了,不必再添。”

“至於我身邊,桂枝成親後還是會回來侍候,有她和春杏我也不要旁的。至於嬤嬤、如今兩個孩子正是學規矩的時候,就托給嬤嬤吧”

“慧姐兒年歲不大,日常都是跟著我學習,一個梅香也夠了。”

“倒是康哥兒,菊香一個人快看顧不過來了,給他添個書童或小廝吧,選那十歲上下,人也知理穩重的。”

“這事你做主吧。”陳世文在教慧姐兒寫字,道:“康哥兒還有幾個月才讀完蒙書,早買了來讓他也跟著學幾個字,往後跟著康哥兒上學去。”

“那我問問外祖母,請她老人家選個靠譜的人牙子。”

劉玉真在本子上記了一筆,繼續說道:“你這邊可要再添人?錢貴你是想讓他做外管事的吧?那你可要添個書童?”

“對,外頭的事讓錢貴去辦,至於我這邊,我哪需要添什麽人?”陳世文笑道:“我就在家裏頭讀書,用不著添。”

“那好,”劉玉真又記了一筆,“那既然錢貴做了外管事,那門房這邊就讓春杏她爹做,他也在京城待了幾十年了,人也認得些。”

“然後我這邊的內管事,就選春杏她娘吧。”畢竟是忠心了母親幾十年的人,劉玉真也不好一點面子都不給他們家。

況且和選她爹做門房的原因一樣,春杏她娘在京城幾十年,如果要吩咐什麽事情,的確是他們比較方便。

不然若是讓桂枝去,買塊糕都要問許久的路呢。

“外祖母給的那兩個,就都還是做原來的活計,也不必更改。至於廚房采買,就先讓李三和馮大去做,他們一個油滑一個老實,做這事最好不過了。”

“如此,就是買一個書童、兩個漿洗的下人、兩個粗使丫鬟、如此就差不多了。”劉玉真略算了算,“如此十九個下人,每月便是二十兩銀。”

每年便是兩百多兩。

這個金額在一年多前年入六百多兩的劉玉真看來,是有些多的,但是如今的她卻是不可同日而語了。

此番到了京城,外祖母把母親這十年的嫁妝所得都給了她,除去每年節禮、壽禮等花費,還有母親給她置辦的嫁妝、此番修繕宅子用去的,還剩三千多兩。

所以她如今銀票就有三萬兩,而榨油開油鋪,吃食鋪子等等每月能有兩百多兩進項。至於一年收一兩次的稻田裏的魚、山上的果子、陳年的稻子等等,每年也有一千多兩。

也就是說,除去三姐姐那裏分得的,她每年能有三千多兩。

等德叔買了更多田地,她能得的就更多。

從六百兩到三千多兩只花了不到兩年的時間,劉玉真看著賬冊笑眯了眼。

與之相對的,他們小家庭裏面的存銀就相形見絀了。其一固然是因為本來就不多,他們上京的時候,曾老太爺給了些,老太爺和張氏給了些,母親給了些,親戚們也多多少少給了議程。

但和原本的加起來也才八百多兩。

這回驛站不免費,一路上陸陸續續用去好些,到了廣州府把那幾輛車都賣了得了幾百兩,然後陳世文就拿去了五百兩采買香料。

她再拿了兩百兩買見面禮,如今就只剩下三百多兩了。

“你那些香料什麽時候賣出去啊?”劉玉真數了數匣子裏的銀票和碎銀子,問道:“家裏的銀子可是不多了,我們再過些日子還要請了親戚來暖屋子呢。”

“雖說只有親近的兩三家人,但那也是一筆耗費,沒有兩百兩估計辦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