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第2/4頁)

“除了這個那王二奶奶和王姨娘還說了好些不三不四的話,到現在都沒人來給我們賠禮呢,竟還想著讓我們上門?”

“真是臉大如籮,三姐姐你莫要理會這事。”

“天爺啊……”劉玉蓉目瞪口呆,“讓王姨娘引見?我沒有聽錯吧?王姨娘是什麽身份,你家老爺又是什麽身份?”

“她一個妾室,竟說出這樣的話,半點自知之明也無,還好你們拒絕了,我一個內宅女子都知道這是大大的不妥,傳了出去別人會怎麽看你們?”

劉玉真:“可不是,所以我們就把兩個趕走了。”

“趕得好!”劉玉蓉一拍桌子,“王家不知道怎麽教的,這樣的話也說得出來。”

“好了,你不要太生氣了,”劉玉真安撫她,“我已經給過她們教訓了。”

“那就好,這樣的人斷不能慣著的,”劉玉蓉壓低了聲音,“真姐兒,我也是到了府城才知道,這王家的人啊,從根子上就壞了!”

“我跟你說啊……”

兩姐妹湊在一起又嘀咕了半響,劉玉真好幾次沒忍住笑意,直到坐上了馬車這嘴角都是上揚的。

“這麽高興?”陳世文理了理衣擺,笑問她。

“三姐姐懷孕了,還做了個胎夢,”劉玉真告訴他,“可真是神奇,夢見了一個娃娃,醒來喊大夫一看居然真的懷上了!”

“這半年來到處都是喜信,付二奶奶生了個娃娃,周姐姐也生了一個,如今三姐姐也懷上了,對了還有家裏頭的二嫂,她是去年年末那時候懷上的,算算日子也該生了,不知道是男孩還是女孩。”

陳世文的臉上也有幾分歡喜,“添丁進口是好事,二哥只有一個宇哥兒,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都是好的。”

劉玉真:“不錯,無論是男孩兒還是女孩兒,只要好好教導將來都有出息。對了,我們就要回去了,你可準備好了給孩子們的禮物?”

“臨出門前,康哥兒抱著我的腿不肯放,我可是應允了他要把爹爹和禮物都帶回去的。”

陳世文點頭,“自然,我在京城給康哥兒選了幾本書和字帖,都是適合他這個年紀的,正好我如今有時間,回去就給他開蒙。”

劉玉真:“……”

她敲了敲車前方,馬車靠邊停了下來,她拉著陳世文下車,“我們去給孩子們選些禮物,我覺得糖果和九連環就很好!”

字帖和書籍什麽的,一點都不友好,只帶這兩樣回去康哥兒估計能委屈地哭出來。

……

在府城的最後一站,是梅家重孫的滿月宴,一早劉玉真就在桂枝的服侍下穿戴整齊,戴好頭面、耳環、手鐲、荷包、玉佩等等飾物。

然後和陳世文乘坐雇來的馬車行至梅家大門,梅家是府城一個大家族,單單大小主子便有上百人,裏頭盤根錯節,各路姻親數都數不過來。

劉玉真一進門,就遇上各路跟她打招呼的、問旁人她是誰的、熱情說話的、冷眼旁觀的、冷嘲熱諷的等等不一而足。

……

“那就是陳太太了吧?”有那婦人側眼瞧去,“瞧著年歲不大。”

“可不是,今年剛十六呢,尚未長開。”另一青衣婦人解釋道。

“那年歲上差得有些多啊,”先頭的婦人屈指算了算,“我聽聞那陳老爺早些年就已經加冠了……”

“哎呀,是個填房!”青衣婦人拍了拍她,小聲道:“陳舉人中了舉之後才成的親,娶的同樣是劉家的女兒,不過是大房,去年九月成親時我家裏頭還打發人去送禮了呢,回來說嫁妝多得很。”

“聽說啊,那陳舉人中舉之後,省城那邊有大官想要給他做媒,但他說家裏已定下了親事,便推拒了。”

“那這小劉氏可真有福氣啊,”旁邊安靜聽著的另一紅衣婦人湊前來道:“定親後陳老爺就中了舉,難得的是婚事還成了,如今嫁過去不到一年陳老爺竟然連貢生老爺也考上了,趕明兒直接就做官夫人!”

“那她可真有福氣,”婦人拎著帕子,酸溜溜地說:“就是不知前頭那位留下了幾個兒女?”

“一兒一女呢,”青衣婦人掩嘴輕笑,“說起來那原配你們應該聽過,就是咱們府城王家大老爺的外甥女,他們家不是有個姑娘嫁到了那清源縣劉家嘛,那原配劉家大姑娘就是王家女兒生的,小時候我還在王家瞧見過呢,玉雪兒似的一團。”

“就是咱們北邊兒,那出了個五品官,前些年沒了的那個劉家?”

“對對對,就是那一家!”

“說起那一家,他們家老太太也是王家的女兒呢,”一個年長些的婦人想了想,道:“聽我娘說,劉家老太爺年輕時候長得俊俏,來府城考秀才的時候被那王家女兒一眼就瞧上了,死活非要嫁。”

“也是她運道好,後頭劉家老太爺考中了舉人,那老太太把嫁妝都賣了供夫婿上京,做官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