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第2/4頁)

……也對,劉玉真發現自己陷入誤區了,這會兒是在公婆和善,夫君溫和的陳家,不是劉府那人人長著三個心眼子的地方,牽頭正在產奶的牛來想是沒什麽問題的。

“晚些時候我問問他。”

陳世文對這個能讓人身子骨壯實的牛乳有些興致,細細問了答道:“聽著像是個好的,慧姐兒和康哥兒都有些弱,往年天若有變那是定會生病的,這一年好些了但也還是讓人揪心。”

“不過牽牛來倒是不必了,若真是個好的家裏那頭牛也快要生產了,待它生產之後便讓錢家的每日去取了來,讓長輩和孩子們都喝上一些。”

劉玉真頷首,“這樣也好,那我莊子上的便讓他們制成奶粉吧,存起來想吃的時候就可以吃,反正煮開了都是一樣的。至於家裏的就按你說的辦,這裏離老宅近,送過來也新鮮。”

陳世文頓了頓,問道:“你莊子上養了許多牛嗎?這又是牛乳粉又是幹酪的,耕牛只能用作耕地,不可做旁的。”

劉玉真知道不能隨意殺死耕牛,但不能養太多這個還真不知道,追問道:“這朝廷還管人養多少牛嗎?”

“這是自然,”陳世文點頭:“本朝以農為本,一戶人若能得耕牛一頭,則能多種些地,多些收成,多活些人 。是以新朝初立時立律‘盜殺馬牛,頭首處死,從者減一等’。”

“此外牛肉味美,一頭耕牛不過□□兩銀但宰殺市賣便可得二三十兩,你也看過《慶律》,上頭就有宰殺耕牛而獲罪的。”

“你若養的牛多於田地所需,無疑小兒持金,恐有禍患。”

這朝廷管得還挺寬,劉玉真忍不住腹誹。

陳世文最後提醒,“所以你莊子上養的牛不要太多,這什麽奶粉也不要做太多,夠家裏吃就行。”

劉玉真點頭,示意自己明白了。

******

“老三媳婦?兒媳婦?”張氏探前了身子問道。

劉玉真瞬間回神,“啊?娘您有什麽吩咐?”

“沒什麽事,”張氏關心地問道:“兒媳婦啊我瞧著你今天精神頭不是很好,可是累著了?荷花說你最近都在給老三做厚衣裳,這衣裳是要緊可你也要顧著身子啊。”

“讓顧廚娘給你燉碗補湯喝!自從我和當家的喝了顧廚娘燉的這補湯,這夜裏也不抽筋了,一覺睡到大天亮,補著呢!你和老三也多喝一些。”

這說的補湯指的是這陣子顧廚娘燉的奶湯,老宅那邊養的水牛生了小崽子後錢家的每天去取了新鮮的牛奶,沒想到喝了不到半月便都有了效果,孩子們胖了一圈,幾個老的都說睡得更香,腿和手也不再抽著疼了。

喜得陳老太爺拍著陳世文的手直說他娶了個好孫媳。

婆婆張氏更是遇到了什麽頭疼腦熱的都喊著要人喝補湯,儼然把它當做神藥了,讓人哭笑不得。

張氏可沒想到劉玉真在心裏暗笑,她繼續囑咐道:“你可別省著,家裏頭這牛爹這麽多年精心伺候著,壯得很呢,你和老三要多喝,來年給我生個大胖孫子!”

明年是生不了大胖孫子的,劉玉真轉移了話題:“娘,我是日日都喝著的,就是夫君不愛這味道,每次喝都皺著眉頭,康哥兒都比他強些呢,娘你可要好好勸勸他。”

“慣的他!這補藥哪有好喝的?!”張氏笑罵,末了感嘆道:“老三那是不愛喝姜湯,他從小到大就不愛喝那玩意,我還記得他小時候有一回得了風寒,他祖母給他熬了濃濃的姜湯,讓他喝完了睡一覺,醒來就好了。

“結果他不愛喝,偷偷倒了。”

“那年他剛去鎮上的書塾,起早貪黑的著了涼,風寒久久未好,可把我們給急壞了。姜湯熬了一碗又一碗,後來他屋子後頭的草被燙死了我們才發現他把湯給倒了。”

“急得他祖父掰開他的嘴就灌了下去,塞被窩裏捂出汗第二天就好了,好了之後他老子就把他抽了一頓。”

說完了,張氏強調,“老三瞧著軟和,但性子傲著呢,要吃了虧才改,老三媳婦你可不能慣他這個毛病!”

這是,陳世文的又一件年少囧事?很是生動,她旁邊坐著的康哥兒聽得津津有味,還評價道:“姜湯痛!康哥兒也不要喝!”

劉玉真可找到話了,她笑著問道:“那康哥兒要不要喝顧廚娘燉的補湯?補湯裏也有放姜湯哦。”

康哥兒皺著小臉,補湯甜甜的暖暖的,可是姜湯壞喝了嘴巴痛痛的,為什麽要把好的湯和壞的湯放一起呢?急得他拉著劉玉真的衣袖,“母親母親,康哥兒不要喝痛痛的湯!爹爹也不喝!”

“哈哈哈康哥兒真乖,這麽小年紀就知道心疼你爹爹了。”張氏把康哥兒摟在懷裏,心肝兒地叫喚。

康哥兒不依地掙紮了出來,沖著劉玉真說道:“母親你給爹爹煮不痛的補湯,母親疼姐姐和康哥兒,也疼爹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