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第2/5頁)

康哥兒高興地直點頭,“插花,好看!”

“母親今日沒有簪花,所以康哥兒就去摘了花給母親。”坐在劉玉真旁邊的慧姐兒替弟弟解釋道:“母親每日都簪花的,今日沒簪。”

“插頭上,好看!”康哥兒認真地點頭。

劉玉真手捧著兩串黃色油菜花,忍不住伸手扶了今日光禿禿的發髻,她此番成親京城那邊給她送了幾匣子宮花,數量雖然多但是樣式、顏色卻是差不離的,她每日戴一款昨日正好戴完最後一款。

所以今天頭頂上就只插了兩支玉簪和一支步搖,沒有簪花。

沒想到竟被兩個孩子看在眼裏,康哥兒這個小人精竟然去摘了花給她簪,雖然只是拇指大的菜花但這心意卻是難得,真是,真是讓人說什麽好。

她沒忍住將他抱了起來親了一下,笑道:“謝謝康哥兒,母親很喜歡!快,桂枝,快取了我的銅鏡來!”

“姑娘您還真簪啊?”捧著銅鏡來的桂枝小聲地說道:“這可是菜花,就長在後罩房前邊的菜地裏,昨晚上還吃過呢,要不我去前院摘些桂花?或者菊花?”

“這是康哥兒的心意呢。”主要是這心意難得,什麽花劉玉真倒不是很在意,而且她也不準備戴出門去,所以開開心心的不就好了。想到了這裏,她又笑問著康哥兒,“這花有兩朵,母親簪一朵,姐姐簪一朵好不好?”

康哥兒只是想看漂亮的花,對誰簪倒不在意,於是劉玉真在頭上簪了一朵,也給害羞的慧姐兒也簪了一朵。

簪完了花母女兩個頭碰頭,笑著對康哥兒說:“好不好看?”

“好看!”康哥兒拍手。

劉玉真樂得不行,不過這也造成了一個很不好的後果,此後若是劉玉真頭上沒有簪花,康哥兒就會從不知道什麽地方拔來菜花、桂花、菊花等來給她簪,有一次還從後山上采來一大把金銀花藤,被劉玉真編成花環和慧姐兒分著帶了。

戴完摘下金銀花洗凈曬幹,泡了一壺茶,也香得很。

康哥兒年紀還小,依照她和陳世文商量好的計劃,除了每日早上教幾個字和每日晚間講一講故事之外,其余的時間他都是在家裏、村子裏玩耍。

經過那一頓打後他性子變了很多,能講理也不再那麽蠻橫,而且每天聽故事也讓他變得機靈、沉穩了。如今的他可以斷斷續續地復述劉玉真講過的故事,成為了村子裏最受歡迎的小孩兒。

每日到他出門放風的時候都有大的孩子專程來接呢,把他美得不行。

至於慧姐兒,她年紀大些除了早上學認字之外下午還要用一個時辰的時間描紅學寫字,教材是還沒講完的《百家姓》。劉玉真先是拿著《說文解字》,說一說這個姓氏的由來,然後用毛筆寫一個大字,讓她蘸水在板子上臨摹。

這還是陳世文的主意,他說小時候他便是這般寫的,寫正了才好在紙上動筆,省墨又省紙。劉玉真雖然不缺紙但覺得他說得有道理,便照辦了。

其余的時間劉玉真也沒有都拘著她,除了讓她出門和村裏的小姑娘們玩耍之外,她若是練琴、畫畫也會把她帶在身邊,權當陶冶情操了。

這一日,劉玉真午睡醒來,突然想吃豆漿和油條,便讓桂枝去廚房吩咐一聲。

沒多久桂枝去而復返,有幾分為難地回道:“姑娘,顧廚娘說家裏的芝麻油不夠了呢,前幾日二太太來取了一壇子,送到二爺讀書的書塾去了,如今家裏的這罐就只剩了個底兒。”

“常去的前村集市也沒有賣芝麻油的,所以您想吃的這個油條可是做不成了,請您恕罪。”

劉玉真一愣,她一直都吃芝麻油,從來沒遇到過吃完了的情況,不由得問道:“家裏就兩罐油?那平時吃的是什麽油?”

“豬油,”桂枝的神色有幾分不敢置信,“年尾的時候殺豬把那油脂熬煮了,煮菜的時候太太用筷子蘸一點,一罐子油吃一年。”

劉玉真:“……”難以置信,陳家之前窮到這種地步了嗎?

“我們的莊子上還有多少油?”莊子供給了大房除布匹、首飾外的全部吃喝,所以劉玉真首先就想到了讓莊子那邊送些油過來。

桂枝提醒她,“姑娘您忘了?您莊子去年種的芝麻都榨了油賣了,咱們這芝麻種得少,芝麻油價高,您年初那會兒留下府裏的吃喝和今年的種子後就把多的都賣了,還特地找了府城那邊來的商人。”

“上百畝地的芝麻,以前都是直接賣芝麻的,今年您特地在莊子上建了個油坊來榨油呢,是比直接賣芝麻強些。還說附近如果有要榨油的鄉親們都可以去,不過他們買不起芝麻種子,只三兩戶種得起芝麻,要下月才能收呢。”

“如今莊子上就剩了些榨芝麻油剩下的芝麻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