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第3/6頁)

“拜年的時候也是,”孫輩的也有話說,“旁的孩子都只會說‘過年好’,但文兄弟能說一串,從小就聰明得很。”

另幾個也七嘴八舌地說。

“可不是嘛,要不怎麽能考中舉人呢!自文兄弟考中舉人之後,咱們村的親事都好說了,十裏八鄉的姑娘都想要嫁進來,沾沾文曲星的福氣呢!”

“我還記得村裏的老人們小時候最愛考他了,那什麽《千字文》,他打豬草的時候都在背,每到過年長輩們都讓他背了一遍又一遍,如今我當家的還拿這事說兒子呢,不背出來不準吃飯!”

“誒呦,大嫂啊,我家裏也是啊……”

……

一屋子的女人,你一言我一語的說了好些陳世文小時候的事,劉玉真邊聽邊笑。沒想到他竟是這樣的人,打小就滿肚子心眼子還吃甜食。

回想起今早上的桂花糕他的確是吃了兩塊,她還以為他這樣的男子不會喜歡吃甜食呢。

一家四口並著兩個丫鬟在族長家待了一個多時辰,劉玉真在族長家的幾個不同輩分媳婦的陪伴下閑聊,知道了許多村子裏、族裏的事務,各家關系。陳世文不知道在和族長談些什麽一直都沒有出來。

回來後把摘來的桂花讓人拿去廚房清洗,劉玉真則領著孩子們回到房內,換下了沾著灰塵的衣物,至於陳世文,他沒有經常換衣服的習慣,一回來就又去了書房。

“做糕糕,做糕糕!”康哥兒扭來扭去地往門外跑,段嬤嬤都抱不住他,連聲喊著小祖宗快步走著跟上去。

“弟弟……”慧姐兒也跟著往外跑,劉玉真正在春杏的服侍下更換衣裳,見狀連忙讓桂枝跟上去。

換了一身七八成新的秋香色褙子,同色上銹連枝桂花馬面裙的劉玉真坐下喝茶,不急著去廚房。春杏在一旁收拾著她換下的衣物,末了捧著裙擺過來道:“姑娘,這裙擺也不知沾了什麽,黑乎乎的。”

劉玉真想到村子裏的黃泥路連頭都沒擡,擺手道:“這些衣服讓郭婆子拿去洗,洗幹凈了就留著賞人,洗不幹凈就燒了吧,總之這身衣裳不要再拿到我跟前來,往後我若要在村子裏走動,都備上那錐帽和木屐,那路臟得很。”

春杏聽話地點頭,將幾人換下的衣物都扔竹簍裏拿出去,打發了一個小丫鬟送到後罩房讓郭婆子洗。

劉玉真慢悠悠地喝完一盞茶,再吃了兩塊杏仁酥,然後才帶著春杏往廚房走去,還沒進門呢就聽到裏頭鬧哄哄的聲音。

婆婆張氏心疼地喊著:“糖放多了,上好的白霜糖呢!”“哎呦康哥兒宇哥兒別碰這粉,都糟蹋了!”“秀娘你快把孩子們都拉開!”

“我要吃糖!”——康哥兒。

“我也要吃!”——宇哥兒。

“好好好,秀娘你去沖兩碗糖水……”——張氏。

劉玉真提著裙擺進入廚房,看到一片鬧哄哄的場景,康哥兒和宇哥兒滿手的白色粉團湊在張氏跟前鬧著要喝糖水。

大嫂小張氏忙著按照婆婆的吩咐找碗,慧姐兒站在一長條矮凳上,露出半截身子專心致志地揉著一面團,旁邊擺著幾個大小差不多的圓餅,芙姐兒在她旁邊手裏也有一面團,一會兒看看慧姐兒一會又看看小張氏。

至於段嬤嬤則不知去處,小吳氏和顧廚娘以及桂枝忙著熬桂花糖漿和揉著面團。

好一副熱鬧景象。

“母親。”劉玉真向張氏行了一禮,又喊了大嫂二嫂,一屋子的大人隨著她的進入而有一刹那的寂靜,只聽到兩個男孩子的吵鬧聲。

“誒、誒,”張氏長著老繭的手在衣服上磨蹭了兩下,有些不知道說什麽。

劉玉真這兩日已經對她這樣的狀態有些熟悉了,笑道:“夫君剛才帶我和孩子們去了一趟族長家裏,孩子們玩得很開心摘了好些桂花家來,伯祖母還說起夫君喜歡吃桂花米糕,母親不如我們也做一些米糕吧,正好給伯祖母送去些。”

張氏眉開眼笑,道:“好好好,這米糕我拿手著呢,你們的婚事族長一家幫了大忙,很應該謝的,秀娘,秀娘啊你快去找些棗來!”

劉玉真想起了剛剛在族長家聽說的張氏做米糕只放兩顆棗的事,頓時沒忍住笑了一下,道:“那便都聽母親的,要做些什麽您吩咐就好。”

不一會兒,段嬤嬤從後罩房裏取來了一壇子桂花糖漿,小張氏也找出一小袋去年打的棗,合著婚事沒用完的米粉做起了桂花米糕。

康哥兒和宇哥兒喝完了吳氏調好的香香甜甜的桂花糖水,又湊過來想要繼續玩,鬧得張氏頭疼。

劉玉真見狀便帶著他們到另外一邊,隨手扯了個面團三兩下做成一只小兔子,引得幾個孩子一陣驚呼,搶著要學,好歹是將他們制住了。

一廚房的大人孩子忙活了近一個時辰,到天擦黑的時候不但做好了桂花糕、桂花米糕,還做了一蒸籠的桂花糖餡小兔子點心和沾料吃的糯米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