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清源有個舉人劉(第2/3頁)

“這一樁樁一件件,就連先頭太太娘家都是誇的,如今夫貴妻榮母慈子孝,是府裏的老封君了。二姑娘心善,將來也會有這造化的。”

見她還是有些悶悶不樂,桂枝想了想道:“姑娘您午膳想吃些什麽?今早廚房做了些餃子,我去端些來可好?再配上幾份小菜,您今日就別出門了,外頭冷得很。”

少女一聽便眼睛亮了,拋開煩惱事感興趣地問道,“芳嬸做了什麽餡?可有我喜歡的羊肉?”

“可巧了,昨日太太的莊子裏送來了一只羊,芳嬸做了羊肉餡、羊肉白菜餡、蔥拌羊肉餡、還有蔥煎雞蛋和白菜香菇餡,五六種呢,蔥和白菜都是莊子上種出來的,鮮嫩得緊,每樣我都讓芳嬸煮一些,您都嘗嘗?”

少女驚喜道:“今年的菜可以吃了?除了蔥和白菜還有什麽?”

“郭家的說還有韭黃,黑豆芽,這兩樣長得慢,如今還不能摘呢。”桂枝道:“總共就送了一簍子來,分了一半孝敬給老太太,這菜稀罕是稀罕,就是破費炭火。”

桂枝感嘆道:“一簍菜一簍銀,要是能把春日裏的菜存到冬天就好了,那時候有姑娘您愛吃的薺菜,那薺菜混沌香著呢。”

“你說的也有幾分道理……”少女沉思起來,腦海中似有念頭一閃而過,她對此頗有經驗連忙走到桌前提筆記下了前因後果,完了高興地吩咐道:

“桂枝你去廚房讓芳嬸每種餃子都給我煮兩顆,嗯,再配碗湯,燙些白菜放在上頭。”

“是,昨晚上一直熬著的骨頭湯,香著呢。”桂枝說完便利落地走出門去,伸手招來廊下的聽差小丫鬟讓她去吩咐廚房,回來繼續熨整衣裳。

一時間,屋子裏沉寂下來,少女又仔細想了想,把這腦海中突然想起的法子修改了一下,嘀咕了兩句好像是這樣子做的,先讓人試試。

後重新回到榻上翻了翻手上的遊記,對這幾乎能倒背的內容也沒了興致,起身穿鞋再披了件雪白的狐狸皮鬥篷,輕快地走出門去,欣賞起了這南方難得一見的雪景。

******

“太太,二門上的人來回稟說大姑爺已經進門了,正往這院子裏來呢,不過被鄭家的攔下了。”

在屏風、披風、軟墊、茶水點心、仆從等包圍中的婦人是這宅子裏大房的主母曾氏,穿著一件白色狐狸皮的鬥篷,裏面是褐色上繡五福臨門的白色狐狸皮褙子。

額頭上帶著同色狐皮制成的抹額,抹額中間有一顆圓形的藍色寶石。她的頭發一絲不亂地梳到腦後挽成發髻,發髻上插著幾樣牡丹花金首飾以及兩支玉釵,垂落的珍珠隨著她的動作微微擺動。

她皮膚白皙臉頰飽滿,目光柔和未語先笑,是個慈眉善目的婦人,就連說話的語氣都是柔和的,埋怨的話語經她一說都動聽起來。

“真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啊,咱們的大姑爺當年第一次來劉府的時候在外頭站了個把時辰門房都沒讓他進,如今就換成我在這等他了。”

那嬤嬤是大太太的心腹,聽她這麽一說笑頓時也跟著笑道:“這世間風水本就是輪流轉,更何況大姑爺的天賦那是連仙去的老太爺都贊不絕口的,能有今日也是預料之中的事。”

“不過太太您也別多慮,大姑爺對您向來都是恭敬守禮的,您瞧,他進院子了。來得這般的快,想來是那鄭家的在他跟前說不上話。”

遙望著遠方的高大身影,大太太淡淡地笑了,“這人性子沉穩極有城府,夫君以前不過是教過他半年,他這麽些年都不忘,的確是個有心又聰明的人。可惜這人命好又不好,不然倒是個良配。”

還沒等嬤嬤問怎麽‘命好又不好’,她又繼續說道:“倒是二弟妹,珠姐兒去後一提起這陳文博就會亂了章法,也不知是什麽緣由。就如這次也太急躁了些,聽到老太太把這事托給了我便急急忙忙地派人到二門上去攔……”

“難不成她以為著人把陳文博喊到二房說上兩句便能擺布他的婚事?來得這般快恐怕連二房的門都沒進吧,今時不同往日了。”

“三年前,若不是陳家老太太突然仙逝,沒準他那會兒就是舉人了,如今的他在省城有了文名,旬考多次拔得頭籌,今科下場如無意外定不會無功而返。

一個舉人的正妻,將來甚至可能是進士、官老爺的正妻,哪怕只是個填房,那也不是一個鄉下地主的庶女攀得上的,真真是癡心妄想。”

“只要他一中舉,就有大把的官員願意嫁他一個庶女,若是能中進士那嫡女也是能求的。”

大太太說著說著覺得這話有些滅自己威風,頓時又補充道:“不過老太太這時機也挑得好,舉人有望到底不是正經舉人,又有了嫡長子,劉家也不是一點勝算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