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太子難(第2/2頁)

長孫無忌晚年或許有些看不清楚形勢,頗有些恃寵而驕,然他為長孫皇後,為李承乾、李泰和李治兄弟做的事情也委實不少。可以說若無長孫無忌在,太宗也未必不能舍了李治立李恪為太子。畢竟,當時李恪無論是能力、年齡、聲望和身體康健都力壓李治。

長孫無忌流放黔州後,朝中多有議論,皇帝畏懼人言,派許敬宗復審。這許敬宗本是一手主持構陷之人,自然不會給長孫無忌翻身機會,命中書舍人袁公瑜以搜索長孫謀反罪證為名迫長孫自縊。

這位文武雙全,備受太宗信任,位列大唐第一功臣的三朝元老,竟然死於小人之手,也是可憐可嘆。

長孫無忌死後,皇帝患上頭風之疾,頭暈目眩,不能處理國家大事,遂命皇後代理朝政。這位注定要成為有史以來第一位女君主的潛龍終於開始走向前朝。憑借著過人的手段,逐步將前朝後宮掌握在手中。

麟德元年,眼看皇後權勢愈盛,皇帝感到危險,召宰相上官儀入宮,欲行廢後。然上官儀受命草擬廢後詔書時,皇後得知消息,沖到禦前追問,皇帝不欲和皇後正面沖突,托言乃是宰相上官儀諫言廢後。於是,上官儀被廢相入獄,滿門抄斬。

皇帝廢後不成,又久病成疾,命太子李弘監國,試圖分權皇後。然皇後權重,李弘這位太子名為監國,實則沒有實權。畢竟李弘之上還有皇帝和皇後,皇帝雖然久病不能處理朝政,到底還掌控著國家,皇後雖無君之名,卻實際掌握君權。其後帝後更改稱天皇天後,堪稱二聖臨朝,太子監國有名無實。

小龍女一慣沒有什麽耐心,那什麽後宮風雲早就看厭倦了。然沒有看到結局,便總有些放不下,不時要跑去關心一下進度,也因此認識了小太子李弘。李弘總會讓她想起第一次見到李承乾的模樣,其實除了同樣是年幼封太子,這兩人並沒有太多相似之處。

說起來,李承乾並非脾氣溫和之人,甚至很容易被激怒。李弘的脾氣卻委實好的出奇,溫和地不像皇室之人。當然這也與他們的境遇不同,李承乾為太子時,雖然時常被老師逼瀕臨奔潰,卻有個慈母。

李弘與李承乾的機遇則剛好相反,皇後雖然因李弘這個長子順利封後。可在皇帝意圖用太子監國牽制她時,李弘這個兒子已經變成了皇後的“敵人”。李弘不敢強勢,皇帝已經有了強勢的皇後,容不下一個強勢的太子,皇後也容不下一個敢於自己奪權的太子。

李弘的身體不太好,雖為監國太子,卻深居簡出。或許正是因為體弱,李弘才能與二聖形成一個詭異的平衡,不曾觸動皇後的敏感神經。

許本是帶著殺伐李唐王室的使命而來,皇後自掌權以來,對待政敵極為冷酷無情。不僅皇帝對皇後生出畏懼之心,就連她的子女也多有畏懼之意。李弘尚且還好,皇後三個小兒子李賢、李顯和李旦對這位母親都極為畏懼。

因凡人壽數不長,小龍女素來不喜歡與凡人為友。然不知因何那日正在看熱鬧,見李弘一人獨處忽然暈厥,竟然動了幾分惻隱之心。小龍女時常心軟,可有時她又心硬的很,那日卻好心地將救了李弘一命。

李弘發現了小龍女的存在,卻不曾張揚。小龍女覺得這個小太子挺有趣,偶爾還會從外面帶件小禮物給他。不久後,小龍女回了一趟天庭,卻得知李弘隨二聖駕臨洛陽,猝死於合璧宮綺雲殿。

李弘本就體弱多病,有人說他是病死的。可若重病之人,又怎麽會隨駕去洛陽?非重病,何故突然猝死?終是一團疑雲。

李弘死後,小龍女很是萎靡了一陣子,便極少去關注皇朝後事了。李弘素有賢名,聽聞這位皇侄神秘猝死,李恪也頗為感慨。原以為小龍女會去調查一番,不想小龍女卻什麽也沒有做。

“你不想知道李弘的死亡真相麽?”見小龍女日日在龍神廟蕩秋千,李恪小心地問道。

“生前歸朝廷管,若真是為人所害,朝廷沒有給予公道,死後去了閻羅殿,閻羅王自然會給他公道。”小龍女解釋道,“我只是水君,不是判官,管不得人的生死冤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