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零章 議和稱臣(第2/2頁)

一刻鐘之後,嬴沖在設於城中的中軍帳內,再次面見匈奴的左丞相柯離。

相較於前次見面,這柯離又更多了幾分恭謹。他也不再廢話,一見面就開門見山:“我家單於有言,稱臣不可,我匈奴願奉大秦為兄。由長生天見證,我家大單於將以靈台起誓,匈奴人在安國公有生之年內,秦匈二國兩不相犯。朔方郡亦可割讓,卻需大秦出錢贖買,另開榷場二處,不禁鹽茶鐵器交易。此外和議期間,國公大人需得容我匈奴牧民,在楞河放牧——”

後面的內容,嬴沖並沒再聽下去。而是目光閃動,看向了王承恩。

他其實並無權主持和議,接下來的事情,還是要上稟天聖帝,讓那政事堂與樞密院來決斷。之後的討價還價,也該是鹹陽城內,那些部閣大佬們的責任。身為秦軍主帥,他只需逼迫匈奴人低頭,就已盡到了責任。

嬴沖只好奇,那位匈奴單於,為何要將這兩不相犯的時間,定為他的有生之年?

莫非那位草原雄主,也以為自己只能再活個四五年?若真是如此,那麽他會讓這位單於很失望的。

……

鹹陽宮中,光武侯李億先正在一位宦者的引領下,往禦書房行去。

他知這次陛下召見,是所為何事。定然是為此時陰山之南,那場戰局的勝負無疑。

自從那位少年國公以先斬後奏的方式,率六十萬秦軍悍然北上。整個鹹陽城內,朝野上下,都彌漫著一種奇怪的氣氛。

一方面許多人都擔心無比,認為匈奴數百萬控弦之士,不好招惹。安國公此次貿然北征,只怕會有損兵折將的消息傳回;一方面又有不少人翹首以盼,巴不得那嬴沖,全軍覆沒於草原才好。

不過懾於那位國公之前,創下的諸多奇跡般的戰績,在北上草原之後,又連續報捷。故而朝中,無論是為北方戰局心憂者,還是那些幸災樂禍之輩,都多出了幾分耐心。只需前面不傳回確實的消息,就無人肯輕易表態。

可這只是表面的平靜,幾乎所有關涉之人,都在時時緊盯著北面。從草原中傳回的任何一個消息,都會在短短時間內,瘋傳整個鹹陽城。

而城中那些所謂的精擅兵法之人,也似變成了香饃饃,頻繁的被各個勢家豪門召見,詢問北方詳細,秦軍有多少勝算等等——

這點就連天聖帝,也不例外,而他李億先身為名將榜中,排位前二十者,自然也是朝野中,所有權貴們爭相請教的對象。

沿途經過一處涼亭,李億先只見裏面嬴仇萬,嬴瑾瑜二位皇子,正在鴻臚寺儀官的教導下,在這亭中練習禮節。

這二位見李億先到來,都是神色恭敬的,向他遙遙一揖。李億先不敢托大,同樣鄭重躬身,回以一禮,這才隨那宦者,繼續行往禦書房方向。

他一邊走,一邊卻在心中想著,剛才的禮節,乃是封王之儀。換而言之,他們那位陛下,終於要給幾位皇子開府授爵了麽?

估計待北方的事情定下,就會決定下來。

可當想及這些時日,那幾位時不時來府中拜訪的皇子們,李億先不禁感覺頭疼。

陛下遲遲未封太子,這是取禍之由,日後大秦的朝局,真不知會怎樣——

對了!說到封爵,此戰迫和匈奴之後,那位少年安國公,也該封王了吧?

世襲郡王不可能,可降一等襲爵的郡王,卻可板上釘釘。

昔年戰友,能有子如此,真讓人艷羨。

生子當如嬴安國啊——

那少年也忒會隱忍,可笑數年之前,他還在憂心老友之子,已經墮落到那般境地。

五年蟄伏,世人皆輕之侮之;一朝奮起時,卻是直淩九霄!

待得李億先踏入禦書房內,果見天聖帝,正在一副輿圖前,仔細盯著那陰山南麓的方向看著。

聽得李億先的腳步聲傳來,天聖帝也不回頭,直接就詢問道:“我聽你昨日在謝府有言,這一戰,我朝大勝可期。那匈奴人,必定要求和不可?”